蟹农徐皓刚从水里捞出第一篓蟹,就看到数十只大小不一的蟹顺着网口呼呼啦啦往外跑开。
9月23日,时至秋分。早上9点不到,江苏省苏州市阳澄湖附近已是热闹非凡。“秋风起,蟹脚痒”,对于这里的蟹农来说,他们今天迎来了一年当中最喜庆的节日——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当地已预热许久。早在中秋节前夕,蟹农们几乎每天都会在自家的蟹塘试捕几遍,通过观察蟹的脱壳情况,判断蟹的长势和品质,心里默默估量着今年的收成情况,盼望着上市那天。
往年阳澄湖大闸蟹的上市日期基本会赶在中秋节前后,但今年农历八月的月圆之日,大闸蟹才第五次脱壳,蟹农们心里清楚,“今年的捕捞要晚些时日了。”
虽然比往年迟到了10多天,但丰收之日还是来了。徐皓左手拾起一只公蟹,右手又抓起一只母蟹,掂量着母蟹的重量已达到三两五以上,然后露出笑容,“期待能卖个好价钱。”
高温天曾影响长势,蟹农增肥补救
谈起今年大闸蟹长势,徐皓的心情有些复杂。他介绍,蟹农一般在春节过后的一个月内陆续投放蟹苗,然后就进入漫长的等待期。指甲盖大小的蟹苗慢慢长大,逐渐完成5次蜕壳后,离“成熟” 就不远了。
“刚蜕完壳的大闸蟹并不能立马端上餐桌,它们大概还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长膘,才能有膏黄脂肥的标准。”徐皓说,今年一直过了中秋节,很多蟹都还没有完成蜕壳。
多位在阳澄湖从事大闸蟹养殖的蟹农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今年7月以来的持续高温及连续降雨天气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蟹的长势。一方面,蟹塘水温升高,大闸蟹进食明显变少,生长缓慢,蜕壳也紧跟着延后;另一方面,温度升高后的湖水会出现溶氧不足的情况,螃蟹就容易出现软壳,甚至发病、死亡等问题。
为此,蟹农们今年没少忙活。增氧、补种水草……他们想尽办法保证大闸蟹的生长,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也通过各种方法帮助蟹农补救,比如增加玉米、小鱼及优质的颗粒饲料投放,补充营养,加强育肥。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新闻办主任姚水生介绍,从前期调研的情况看,持续的高温会对蟹蜕壳有影响,但相比往年不存在明显异常,壳大肉少的情况可能会个别存在,但不是普遍情况。
阳澄湖上,蟹农将第一网大闸蟹捕捞出水。新京报记者李阳 摄
水质改善提升大闸蟹品质,蟹农迎来丰收之日
9月22日,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前夜,徐皓不知第几次在自家养殖区试捕大闸蟹。
这次试捕终于让徐皓打消了忧虑,他顺手捉起一只母蟹放在手上比画大小,发现它几乎接近手掌的大小,掂量起来在3.5两以上,“这只母蟹已经长得非常结实,可以直接上市了。”徐皓说。
往年湖里蓝藻、水葫芦较多,但今年的湖水非常干净。尽管今年蟹的产量和平均个头比往年小,上市时间有所延后,但总体来看,阳澄湖水质的持续改善,让挨过高温酷暑的大闸蟹明显较往年更结实,品质也更好一些,“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9月23日11时许,2022年第一网阳澄湖大闸蟹捕捞出水。蟹农开心地向记者展示捕捞出来的一只半斤公蟹和一只3两母蟹。
第一网阳澄湖大闸蟹捕捞出水,蟹农露出满脸笑容。新京报记者李阳 摄
今天的阳澄湖湖面不再平静,数不清的小舟在湖面上劈出道道波澜。即使经历了罕见高温,蟹农们仍然看好今年的光景,为了迎接开捕节,不少蟹农还在自己的门口铺上了红毯,庆祝这喜庆的日子。
与此同时,2022中国·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暨昆山巴城蟹文化旅游节也在今日举行,新版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戒指借此亮相。当天,在阳澄湖被捕捞出水的大闸蟹脚上被一一套上防伪扣。
姚水生在现场拿起两只展示,“今年的防伪蟹扣阳澄湖湖区为深红色,高标准池塘为绿色加蓝色。”他表示,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阳澄湖大闸蟹湖区围网养殖面积1.6万亩,预计产量1500吨左右;高标准池塘改造养殖面积7.2万亩,预计产量7900吨左右。
开捕后阳澄湖大闸蟹将陆续上市,开始供应各地市场。蟹农称,从开捕节到国庆节前的这段时间,仅是阳澄湖大闸蟹的尝鲜阶段,在此期间上市的大闸蟹以母蟹为主,等到10月中旬到11月底,将会是大闸蟹最肥美的时期。
蟹农将泡沫箱摞在一起,准备大闸蟹打包上市。新京报记者李阳 摄
“今年开湖后,大闸蟹肯定会正常供货,我们会抓住国庆黄金档期,积极做好大闸蟹的市场营销,弥补消费者中秋尝不到阳澄湖大闸蟹的遗憾。”姚水生介绍道。
新京报记者 薄其雨 李阳
编辑 杨海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