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看似私人、独立或新潮的爱好,如今成为年轻人全新的“社交货币”。
95后职场新人王樱,每次去有老同学、朋友的城市出差,见面的方式是直接约一局剧本杀,或者一场“密室逃脱”。她喜欢在“烧脑”的智商游戏时间里叙旧,往昔友情再一次被激活。
硕士生刘亭的“导师组会”,基本都是在徒步中开展的。对于平时不爱运动的她而言,每次跟着导师徒步完,身体就像散架一样。但相较于规规矩矩地坐在办公室对谈,“在路上”的师门相处模式充满活力和趣味。
张森今年夏天原本和朋友“跟风”去俱乐部玩飞盘,但不便宜的价格令他感到性价比很低。学成之后,他成立了免费的“周末飞盘俱乐部”,拉着同事、朋友来玩——这个固定项目变成通向更多丰富社交活动的入口。
一些看似私人、独立或新潮的爱好,如今成为年轻人全新的“社交货币”。青年新型社交时代,到底是如何开启的?
非正式的扁平化社交提升“回报感”
“本科毕业5公里,硕士10公里,博士15公里。”在刘亭的硕士师门中,这样一句玩笑话在每届学生之间口口相传。当然,这不是什么奇怪的交易,而是徒步里程数——从大一到大四毕业,大约要和导师徒步走完5公里,硕士和博士步数同理。
刘亭的导师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学业上要求严格,生活中平易近人。导师工作之余喜欢在公园徒步。其他导师的组会都在办公室开,刘亭的导师在某天兴致高涨,带着师门弟子一起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开启了“在路上”的畅谈模式。
“徒步对身体好,很环保,不像聚餐那样费钱。”刘亭觉得,研究生期间大家都聚焦自己手中的课题,彼此见面机会少,徒步可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徒步是一个social(社交)的好时候,有利于师门团结”。
在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陈武看来,相对师门组会这一传统活动而言,徒步等方式有助于破除防御,让大家能够畅所欲言,更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人们因任务和工作而在一起时,会觉得自己是‘工具人’。”陈武指出,徒步可以切换人们身处的环境,让年轻人在非正式化的社交中,感受到“平等和参与感”。
“开会、约饭等传统形式仪式感很强,大家可能会有心理压力。”陈武认为,传统社交方式可能由某人或几人主导,集体运动等社交方式中,每个人都可以是主角。“扁平化社交,有利于提升每个人的参与感、自主性、积极性,降低传统上下级的不平等模式。”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汪冰则认为,教授选择徒步的形式让师门弟子一起交流,一定程度上也是实现锻炼和沟通的双赢。
“当今社会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人们都希望自己的时间能够产生期待中的价值。”汪冰回忆,自己有一个朋友每次和投资人聊天,对方都约在奥森或者健身房见面,倾向于在运动的时候聊工作。
汪冰指出,很多人看似“社恐”或抗拒社交,是因为他们认为投入到社交中的时间与其回报是不确定的。如果结合了运动等兴趣爱好,投入时间的“回报感”亦能因此提升。
“身体参与”成为破冰法宝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