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华清 对于从事AI业务的企业来说,体现其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赋能产业,在产业场景中找到应用落点,以AI手段帮助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华为也不例外,昇腾AI正推动自身的产业赋能能力走向深水区。
9月2日下午,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华为通过昇腾人工智能大会(以下简称“本次大会”)向外界分享昇腾AI在科研创新以及产业落地的最新进展,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介绍华为加速AI产业发展的计划。
“当前昇腾AI产业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昇腾来建设算力基础设施,目前已经有超过20个城市基于昇腾来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其中有10个已经上线运行,而且从上线运行的项目来看,算力的需求都非常旺盛,可以说是上线即饱和,就要开始考虑下一次的扩容。”胡厚崑在该次大会上介绍说。
除开建设城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昇腾已经积累了90多万开发者、700多家合作伙伴,孵化了1100多个行业AI解决方案。在本次大会上,华为与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极视角、亚信科技、中科弘云、博瀚智能等企业,发布基于昇腾的“AICE赋能行业解决方案”,以期将AI技术推广至更多行业。此外,华为还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移动、上海电信、上海联通、商汤科技等共同成立上海算力联合体及上海人工智能生态赋能中心,主要为上海本地的企业、科研机构等提供普惠算力。
而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昇腾AI相当受瞩目的是它的大模型能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基于昇腾AI推出的全球首个三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获得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
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在大会结束后的媒体群访中介绍,“紫东太初”大模型具备图文音三模态,在没有大模型的情况下,在一个场景中想要利用AI技术完成某一效果,可能需要多个小模型的结合,效率较低,而大模型的泛化性比较好,可以同时满足多维度的要求。
“大模型已经成为AI应用创新的共识。”胡厚崑在本次大会上说,“但是大模型的开发过程十分复杂,门槛也很高。为此,华为为产业界提供了大模型开发使能平台,加速从基础模型到应用开发的全流程,让大模型容易开发、容易适配、容易部署。”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商飞与昇腾AI打造的业界首个工业级流体仿真大模型——“东方·御风”亮相。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飞首席科学院吴光辉介绍,飞机的气动外形设计是飞机设计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决定了飞机的安全性、经济性与环保性,流体仿真是飞机气动设计的重要手段,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模拟仿真运算量非常大,需要借助超算,而有了“东方·御风”大模型的帮助,在精度一样的情况下,仿真时间只需要原来的二十五分之一。
胡厚崑介绍,在华为大模型开发使能平台的支持下,已经有10多个全球领先的大模型诞生,覆盖语音、视觉、多模态等技术领域。而胡厚崑也提出,华为接下来要积极探索AI的前沿应用,把科学计算作为昇腾AI的主战场。
“(我们)把AI引入生物、物理、气象等科学的领域,帮助科学家们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传统的和前沿的科学问题。目前已经推出了电磁仿真、分子动力学等科学的智能套件,正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胡厚崑称。
在本次大会上,产业界领军人物、流体力学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的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成立,产业联合体将以昇腾AI等技术为基础,推动AI技术与流体力学的融合,推动流体力学领域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从而助力飞机、高铁、轮船等应用到流体力学的交通工具的制造。
胡厚崑非常看好昇腾AI的产业联合体路线:“我们还要持续加速人工智能面向行业的落地。我记得去年在论坛上,我们分享了专家加行家的合作模式,努力打通AI落地到各行各业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在实践中更进了一步,成立了产业联合体,这样一种新的合作形式可以很好地打通科研创新与应用场景之间的断点,让懂AI的人了解行业,让懂行业的人也了解AI。”
胡厚崑最后指出,虽然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和主流公司都对AI产业进行战略性投入,但行业面临一个普遍的困难,就是人才不足。据华为的评估,中国的AI产业人才缺口达到了500万,AI融入千行百业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更大的人才缺口,华为希望在AI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贡献,与教育部发起“智能基座”计划,已经在清华、北大等72所高校开设了1500门课程,预计每年可让超10万名大学生受益。未来三年,华为也计划发展350万名昇腾AI开发者,为昇腾AI产业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