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編號:B.1.1.529),2019新型冠狀病毒變種。最早於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檢測到。
2021年11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義為第五種“高關注變異株”,取名希臘字母Omicron變異株。
2022年1月4日,世衛組織表示,已有128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發現了Omicron變異株。
目前,Omicron變異株是唯一流行的新冠病毒突變株,同時它在全球已經歷了多個版本(亞變體),包括從BA.1到BA.2,再到BA.2.12.1廣泛流行,後來又轉向BA.4/BA.5的全面流行,最高占到90%以上。
最近BA.5逐漸減退,以BA.4.6,BA.5.2.7(BF.7),BA.2.75三種亞變體流行為主。
從最近一周的資料來看,BA.5.2.7 (BF.7)雖然僅占3.4%,但是較上周2.4%,上升幅度最快,一周增長30%。BA.4.6從上周11.8%增長到12.8%,增長不足10%。而BA.2.75從1.2%增長至1.4%,上升15%左右。由此可見,BA.5.2.7(BF.7)很有可能在未來占上風。
Omicron會是多種混合亞變體流行的態勢嗎?
我們也注意到,BA.5的消退速度遠遠不如此前的BA.1,BA.2,BA.2.12.1的消退速度,意味著,未來的Omicron很難再出現象此前的一家獨大的局面,而更有可能是多種流行株混合流行為主。
除非出現一種新的毒株,傳播速度以及免疫逃逸均較當前毒株明顯上升,這是極為困難的,畢竟現在亞變體的傳播速度,已接近病毒傳播的極限了。
從目前資料來看,BA.5(應該是BA.5.2.1)仍然在持續消退中,但是,BF.7,BA.4.6和BA.2.75的上升都是緩慢的。
有可能隨著進一步發展,BA.5.2.1,BF.7,BA.4.6和BA.2.75幾種亞變體同時存在,分別佔有一定的比例。
當然,未來仍然可能會有更新的變體加入,組成新的流行態勢,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大。
Omicron會進化為乙型冠狀病毒的一個獨立的亞群嗎?
冠狀病毒屬於模式病毒目、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是一類具有囊膜基因組為線性單股正鏈的RNA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大類病毒。
病毒基因組5′端具有甲基化的帽狀結構,3′端具有poly(A)尾,基因組全長約27-32kb,是目前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組最大的病毒。
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與人和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根據系統發育樹,冠狀病毒可分為四個屬:α、β、γ、δ,其中β屬冠狀病毒又可分為四個獨立的亞群A、B、C和D群。
目前發現7種可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HCoV-229E、HCoV-OC43、SARS-CoV、HCoV-NL63、HCoV-HKU1、MERS-CoV、SARS-CoV-2(新冠病毒))。
而動物冠狀病毒包括哺乳動物冠狀病毒和禽冠狀病毒。哺乳動物冠狀病毒主要為α、β屬冠狀病毒,可感染包括蝙蝠、豬、犬、貓、鼠、牛、馬等多種動物。
在全球,10%-30%的上呼吸道感染由HCoV-229E、HCoV-OC43、HCoV-NL63和HCoV-HKU1四類冠狀病毒引起,在造成普通感冒的病因中占第二位元,僅次於鼻病毒。
其中HCoV-229E和HCoV-NL63為α屬,HCoV-OC43和HCoV-HKU1為β屬A亞群。而SARS-CoV歸為β屬B亞群,MERS-CoV歸為β屬C亞群。
未來SARS-CoV-2(新冠病毒)歸為β屬冠狀病毒的哪一個亞群,還是一個新的類別,是令人關注的。
隨著Omicron的出現,從2021年11月26日至今已超過10個月,並沒有看到其它類型的變異株出現。
也說明,Omicron在進化過程中,完全淘汰了Delta等流行株。
同時,Omicron本身還在繼續突變,直至達到某種均態,成為地球上常駐病毒,甚至是常常流行的地方流行性疾病。
比較有可能的是,Omicron就是新冠病毒的終極形態,雖然它本身仍然在不斷變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