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科技的崛起,以数据为要素,以服务为核心的数字贸易蓬勃兴起。未来数字服务贸易的“创新先机”在哪里?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大批高科技企业集中秀出了自己的“数字智慧”。从这场“科技盛宴”中,人们或许可以探寻到答案。
元宇宙想象力:不是大,而是非常大
今年,元宇宙首次与服贸会“亲密接触”,成为热门“打卡”地。当沉浸式化妆、沉浸式开箱、沉浸式收纳火遍全网,服贸会“元宇宙”体验馆则为观众打造了一个更加深入的沉浸式穿越体验。
在XR演播室内,集VR、AR、MR于一体的XR虚拟拍摄技术,将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完美融合转换;依托裸眼3D技术,憨态可掬的熊猫从屏幕中缓缓“爬出”;文旅景区和演出舞台上,依托全息互动空间,真人与虚拟人仿佛置身同一空间……
“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点击、触摸是主旋律,大屏、小屏是主战场,但在元宇宙的世界,手脚躯体、声音动作,都是交互的重要方式,有的创业者甚至一步挺进脑机接口。”2022年服贸会,同时带来裸眼3D、XR演播室、全息互动空间三款热门应用的当虹科技市场总监彭小东认为,之于互联网,元宇宙的想象力不是大,而是非常大。
如何将丰满的理想化作美好的现实?
元宇宙体验馆多家参展企业代表认为,首先还需专注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其次要不断尝试将技术搬出实验室,带入具体应用场景,最终完成市场培育。服贸会为元宇宙走进消费级服务贸易市场架起联通的桥梁。
“数实结合”:场景落地才是王道
连续多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飞速发展。衡量“数实结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的质量成色,场景落地才是“试金石”。
走进服贸会首钢园区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展区,机器人几乎成了参展企业的“标配”,只见外形各异的机器人,或穿梭于展台间充当参展商“宣传大使”,或灵活攀爬作业展示自己的“负重绝技”,或人气爆棚时来上一曲热舞。
蓄势多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区块链等先进科技不再止于拥有酷炫的外表,如今已催生出更多实实在在的“神器好物”——
“让基层医院敢做大手术是我们的目标。”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副教授冯铭介绍,今年服贸会,他们带来了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的便携式智能化神经导航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导航平台融入了协和神经外科团队的手术技术与经验,结合术前影像,可辅助医生定位术中病灶,搭配机械臂可实施穿刺术,进一步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准确性。
在气象与全球服务贸易展中,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展示了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只需1分半钟就可完成一次扫描,从而更快速捕捉到天气要素变化,雷达的相控阵天线犹如蜻蜓的复眼,任何细小的快速变化都逃不过它的观测。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航天新气象公司高级工程师杨川介绍,这款产品已应用于降水观测,可实现对冰雹、雷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持。
探访服贸会现场,数千家企业集中亮相新技术、新产品,“无处不科技”正加速走向“无处不应用”。走进科技创新的入口,数字科技赋能下的服务贸易不可限量。
数字人民币稳居“C位”
换上“超级SIM卡”,手机摇身变为数字钱包,关机状态也能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使用自助咖啡机、自助售货机,手机、手环、衣服、手套都可成为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媒介……
在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区,银行、保险、金融科技企业齐聚首,数字人民币稳居C位。
记者现场体验了中国银行(601988)推出的服贸会主题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中国银行展位工作人员关京江介绍:“对于部分不方便使用手机支付的老年人、儿童等群体,不用携带现金,硬钱包也可以帮助他们完成消费支付,更多人都能享受到数字经济的红利。”
手持一张工作卡即可完成打卡上班、消费购物、防疫检测等系列操作,借助数字人民币的“一卡多应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向人们展示了未来写字楼生活便利化场景以及智慧楼宇管理新模式。
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本届服贸会上,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到模式创新,“创新”二字成为工业制造业领域显现出的新亮点。在跨界创新的驱动下,传统制造业正在变得更轻、更强、更有智慧。
5G建筑巡检机器狗在京津冀展区的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服贸会现场,多个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应用,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智能化赋予中国制造业的变革。
“5G建筑巡检机器狗可替代人工深入危险区域,接受远程自动巡检任务的下达和启动控制,并适应多种地形环境;还可远程喊话,实时解决现场问题。”参展商研发人员介绍,巡检机器狗基于远程实时控制、智能视频传输和处理等自主研发技术,可通过5G网络下的远程控制实现工地现场无人值守。
首钢园区11号馆内,一台灵活挥舞的红色机械臂令众多参观者驻足:它熟练地将不同形状的物料精准放置到物料盘中。这台机械臂搭载了我国科技企业以芯片、软件定义控制技术打造的机器视觉运动控制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我们的数字工厂,遍布这样的机械臂。”参展商向记者介绍。
传统产线中,多个机械臂接力才能完成生产工序,且不同机械臂下对应各不相同的传统控制器,但不少控制器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影响供应链、产业链自主可控。
而我国自主研发的软件定义控制技术,能够在一台边缘通用控制器上虚拟多个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即将多个控制程序写入一台工业服务器,并集成视觉识别等业务。以前需多个硬件,现在只需一个硬件,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从控制层、操作层到系统层,全部国产化。”参展商代表顾德说。
智能排程、生产自动化、能耗管理、移动巡检、智能立库、智慧物流管理、工业云平台……在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对利用数字化技术降本提质增效的需求也越发强烈。
此次亮相服贸会的云协同研发平台,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畅通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普遍面临的关键基础不足、人才资源匮乏、融资压力较大、数据难以利用、个性化服务能力弱等堵点。
“我们依靠在云端集成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所需的软件体系,将分散在不同终端的人才以及其他要素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实现需求与资源的智能匹配,帮助企业突破原有能力、技术、地域、时空的发展限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推动企业迈出‘上云’一步。”参展商代表赵迎芳说。 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