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河南省唯一的省级法人银行,中原银行自2014年成立起,始终秉承“科技立行、科技兴行”的发展理念。2021年,中原银行启动三阶段数字化转型工作,围绕“深化全行数字化应用能力建设,探索从运营效率提升到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发力零售、公司、风险及中后台建设,以“场景驱动、科技赋能、开放共赢”的平台运营模式,共建金融服务生态;坚持敏捷转型,加强线上化和数字化能力,在打造科技银行和数智银行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2022年5月25日,中原银行正式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资产规模增至1.2万亿,在全国城商行排名第8位。
从跟跑到领跑的转身中,中原银行携手华为存储,共同构建全行影像平台及数据湖平台,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金融体验。
中原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什么挑战?
自2019年以来,中原银行围绕分布式数据仓库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了一套满足一站式数据集成、存储、整合、计算与开发的数据技术中台,支撑了行内商业决策与各类应用规模化交付。随着业务线上化、移动化和场景化比例越来越高,以RPA、人机交互、知识图谱为主的AI技术,对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快速存取、特征提取及数据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3年时间内,数据总量增加了2倍多,基于数仓架构的应用数增长到60余个。
除此之外,与用户息息相关的影像业务也同样面临挑战。银行影像平台是将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信息,通过识别工具转化为非结构化数据的业务系统。这些文件在监管要求及业务需求下,大多需长期留存,而经过数年累计,会形成庞大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银行传统的存储方式,是将影像平台系统的数据索引保存在独立SAN存储上,影像文件保存在独立NAS存储上,再通过上层应用实现管理与调度。管理的不便捷让海量数据的价值挖掘遇到重重阻碍。
由此可见,在数据量膨胀与管理繁琐的双重枷锁下,中原银行现网存储设备的容量与性能压力逐年增长,加之完成吸收合并之后带来的数据量及业务量激增,技术架构的革新迫在眉睫。
中原银行携手华为存储,在数字化转型上阔步前行
华为OceanStor Pacific分布式存储的加入,让中原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走得既快又稳。
中原银行采用华为OceanStor Pacific作为数据底座,对影像平台系统的底层存储进行了替换,对数据湖平台进行了容量及性能的扩充。它用优异的弹性扩展能力和稳定充沛的性能,为优质的用户体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混合应用下更高效:
相比过去,中原银行影像平台升级存储架构后在的执行效率和处理性能焕发出领先业界的水平,有效地保证多个上层应用同时并行处理,处理影像小文件的时间由数十毫秒降低至数毫秒,客户体验大幅提升。
不仅如此,华为OceanStor Pacific分布式存储还采用原生多协议互通技术,实现语义无损、性能无损、免插件网关,与现有数据湖平台实现数据无缝对接,使得上层大数据应用满足真正高性能的并行协作。
2.跨站点部署下更可靠
通过部署生产主站点和同城备份站点的容灾方案,存储系统可以提供全天候7*24小时的连续稳定服务。配合上每个站点的弹性EC保障,在满足5个9(99.999%)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不低于75%的资源利用率。
3.海量数据下更稳定
在海量多样性的数据下,倘若下层存储底座无法提供稳定的高性能,上层应用会因性能波动造成客户使用的“卡顿”,比如柜面办理业务时的凭证采集。华为OceanStor Pacific分布式存储凭借领先的架构与算法优化,在单桶100亿对象的数据量下,在影像平台典型业务场景中,系统始终能保持稳定不低于3.6GBps的业务带宽及22000Tps的处理效率,保障高质量的用户体验。
中原银行以科技照亮金融发展之路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原银行坚守“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客户体验”的信念,依托华为多年来在分布式存储领域的技术积淀,不断夯实业务底座,服务千家万户,在这片九州腹地上架起了一座贯连金融、科技、民生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