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称国内猪肉零售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将投放今年第六批中央猪肉储备。中国肉类协会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十月猪价暴涨是近几年少见的反常现象,为掌握畜屠宰行业发展现状及生产运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中国肉类协会举办线上三季度行业发展形势会商会,重点分析了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冻品库存等不同环节的问题以及三季度以来猪价连续上涨的原因,并表示,未来发展的首位仍是保供稳价。
十月猪价动荡成因复杂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10月10日到14日当周,国内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40%,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国家投放猪肉储备的作用是平抑当前过度上涨的猪肉价格,达到保供稳价的目的,而我们协会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调研分析,找出当前猪价大幅上涨的真正原因。”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高观说,“十月猪肉价格动荡,是正常年景下少有的反常现象。”
高观介绍,猪肉涨价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上的猪肉少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出栏36587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2845万头,同比增长了8.4%,猪肉产量2939万吨,同比增长了8.2%。从今年第二季度末的数据来看,全国生猪存栏43057万头,比一季度末增加804万头。高观说:“从上半年整体数据上看,生猪存出栏的数量有保障。”
在生猪存出栏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为什么自三季度以来猪价上涨如此惊人呢?从统计数据上看,今年三季度全国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生猪共6394万头,比二季度减少了1288万头,比上年同期减少638万头,同比下降了9%。高观分析:“从生猪出栏量和生猪屠宰量的对比看,说明三季度以来有一部分生猪并没有出栏上市。有企业反映,一部分生猪出栏后被转为二次育肥,并未上市。更是有些地区因疫情防控物流受限,生猪无法正常出栏上市。还有因动物疫情造成生猪减产或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致使生猪屠宰量减少的情况。总的来说,是多种因素叠加导致当前猪价上涨的结果,需要我们后续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我国肉禽蛋类食品保供稳价基础坚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451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28万吨,共增长5.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增长,禽肉产量略降,禽蛋产量增长。相比之下,国内消费情况增长幅度较低。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56万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2.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0.8%。高观指出:“数据显示,我国肉禽蛋类食品生产总量是增长的,供应稳定,而消费增长的幅度相比产量增幅小,从供需两方面来看大体平衡,因此可以说,肉禽蛋类食品产业保供稳价的基础是坚实的。”
近几年来,国内肉禽蛋类市场接连面对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等冲击带来的挑战,高观介绍,中国肉类协会为稳定国内肉禽蛋类食品供应主要做了几方面工作。“2018年非洲猪瘟发生后,我们建立了会商机制,组织国务院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进行定期沟通,协调政策,最终解决问题。比如最近举行的三季度行业发展形势会商会,就是为了找出的十月猪价反常的原因,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做出反应和调整。”
除了建立会商机制,中国肉类协会还与各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建,助力政策的落地,实时更新行业指导,保证行业安全。高观介绍:“比如疫情期间,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防疫指南,确保生产链上的职工健康和生产安全,这也直接关系到市场供应是否能够保证。”
将“保供稳价”放在发展首位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高观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肉类协会的责任重大。他说:“肉类涉及优质蛋白的供应、保障和改善,是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础,摄入优质蛋白,关系着人民生活的品质,行业内有责任输出优质的肉类,把高品质产品端上人民的饭桌。”
“肉类行业在未来发展中,要将保供稳价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努力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面对未来的挑战,高观提出了两个关键词——“团结”和“青年”。他说:“从目前的情况看,肉类行业整体上供需基本平衡,市场大体稳定,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肉类行业协会需要和行业相关方、地方各协会企业一起联手推进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的建设,让这件事真正落地,另一方面也期待人才的加入,能够吸引更多青年人进入到行业中,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唐峥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