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聚站网(www.565865.com)专业分类目录平台,收录各行业优秀网站(违法站勿扰),快审仅需20元/站,永久收录!合作QQ:404959672

快速审核,网站广告合作请联系我们
  • 分类:131
  • 网站:16941
  • 文章:15463

  1月5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联合博辞教育主办的新浪&微博2022教育盛典▪国际教育峰会在北京盛大启幕。回望压力与挑战并存的2022年,政策、经济、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国际教育行业从行业规则、学校模式到市场迭代等都面临着深层次的变化。本届峰会聚力国际教育界专家学者、行业领导者、教育大咖等100+专业人士,以“变革新时代 重塑新生态”为主题,共同聚焦国际教育新时代新变化,从全球素养教育实践、校园教学变革、留学趋势、建设创新型学校等角度出发,现场论道中国国际化教育的升级之路。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 刘宝存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全球化素养教育展开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高兴应邀参加这个会议,因为这个会议的主题是国际教育,我想会议组织者肯定希望我讲一点与国际教育相关的话题,因此我就选择“国际视野下的全球素养教育:理念基础与实践路径”这个题目。我2021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国际视野下的全球素养教育》,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

  在全球化时代,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富有责任感的青少年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全球能力,各国纷纷开展教育改革,将全球素养纳入国家课程体系。特别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全球素养作为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组成部分,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对全球素养的大讨论。2020年6月颁布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要求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要求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世界各国都要加强全球素养教育呢?首先,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按照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说法,我们进入到一个全球化3.0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经贸交往、政治联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变得更加扁平化,资本、货物、劳动力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明显,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其次,多元文化社会对文化多样性的关切越来越明显。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以及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未如此密切。但是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语言、宗教相差各异,这种密切交流使得差异之间的对抗与冲突加剧。自冷战结束以来,民族文化冲突已经成为世界政治暴力的最常见起因,且未见减弱迹象。大量以宗教或民族派系之名滥用暴力的事件屡屡发生。第三, 气候和环境等世界性问题需要全球人民共同应对。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开展,其衍生的许多问题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除了战争与和平等传统安全问题之外,一系列非传统安全问题开始出现,比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核安全问题、全球卫生事件等,使人类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人们认识到世界和平所面临的威胁和障碍并非只是因武装冲突引起的,同时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价值观念的恶化、极端的个人主义而导致的对人自身的贬低和轻视等。第四,2015年联合国提出了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但是就像今年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所讲的那样,这几年我们好像离可持续发展目标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特别是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目标四的实现好像越来越远。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这个目标,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这是需要全世界的人共同努力的。

  现在大家都在讲全球素养,全球素养是什么意思?到现在没有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共识。1988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委员会(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发布《为了全球素养的教育》(Educating for Global Competence)政策报告,该报告并没有界定什么时候全球素养,而是重点分析了国际社会日益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以及美国本科生海外学习项目的现状,并且就高校如何发展本科生海外学习项目、派谁去和去哪里,以及政府和社会力量如何做出支持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后来出现了诸多意思相近的概念,分别为全球素养、全球公民、国际素养、国际理解、跨文化素养、跨文化公民、跨文化技能等。这些概念有些细微区别,这里我们不做严格区分,并把Global Competence类似概念译为“全球素养”。

  下面我们看几个典型的界定。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亦发布了《全球素养与经济一体化:最终报告》(Global Competencies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Final Report),将全球素养界定为:“从多个角度批判性地分析全球和文化间问题,了解差异如何影响自我和他人的看法、判断和想法,并在共同尊重人的尊严的基础上与不同背景的其他人进行公开、适当和有效的互动的能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PISA全球素养框架》(PISA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认为全球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终身学习的目标,指“个体能够体察本土、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理解并欣赏他者的观点和世界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既相互尊重又有效的互动,并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负责任的行动。”美国全国性非政府组织“世界智慧组织”(World Savvy)认为全球素养是使年轻人在更加多样化、相互关联的世界中茁壮成长的技能、价值观和行为。美国教育部提出全球与文化素养(Global and Cultural Competencies)理念,意指个体能够用以在全球化时代取得成功,参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事务且发挥有效作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对个体批判性思维、沟通、社会情感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其中“理解和欣赏世界其他地区、不同的宗教、文化和观点”是全球与文化素养的核心要素。

  全球素养包括哪些内容呢?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UNESCO所发布的全球公民素养框架要求学生:了解和理解具体的全球问题和趋势,了解和尊重关键的普遍价值观(如和平与人权、多样性、正义、民主、关怀、不歧视、宽容);具备批判性、创造性和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认知技能;具备非认知技能,如同理心、对经验和其他观点的开放、人际/沟通技能以及与不同背景和出身的人建立联系和互动的能力;具备开展和参与主动行动的行为能力。全美州立学校首席教育官理事会全球素养框架认为全球素养包括探究世界、分辨不同的视角、沟通思想、采取行动四个方面。世界智慧组织全球素养框架包括价值观与态度、技能、行为三个大的维度。美国教育部的全球与文化素养框架包括合作与交流、世界与遗产语言、多元化视角、公民与全球参与几个维度,并把它们贯穿到早期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亚洲学会的全球素养框架包括四个方面的素养:调查世界、认知视角、交流观点、采取行动,每一个方面又包括了多个具体的点。OECD的全球素养框架深受亚洲协会的影响,包含四个维度:审视具备地方、全球和文化意义的议题和情境的能力;理解和欣赏不同观点和世界观的能力;与不同民族、种族、宗教、社会文化背景或性别的群体建立积极互动关系的能力;为可持续发展和集体福祉采取建设性行动的倾向与能力。同时,每个维度均融入了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四项独立要素。

  刚才讲的主要是全球素养的内涵和结构,下面我们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看全球素养是怎么培养的。首先,世界各国都明确全球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2018年11月,美国教育部明确提出:“美国教育部的使命是通过提供卓越的教育水平、确保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来实现学生的发展并为全球竞争力做准备。”澳大利亚的全球教育旨在通过促进开放思想、为改变而采取行动的意愿、尊重和珍视多样性以及积极参与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世界的发展,培养全球公民。OECD总的目标除了刚才讲的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养之外,要建立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亚洲学会则强调要为青年人融入世界做准备。

  其次,世界各国都构建全球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全球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由专门课程、学科课程、跨学科融合课程、活动课程等课程类型组成。不管是何种课程类型,其关键在于选择“具有本土与全球意义的话题”,挖掘教育内容中的全球素养成分。按照亚洲协会的观点,具有本土和全球意义的话题具有四项标准:能够激发学生与教师深度参与;能够联系本土与全球;具有明确全球意义;以跨学科学习为基础。(1)专门课程模式。所谓专门课程模式,是指基于本土、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独立设置的全球素养相关课程,专门进行全球素养的培养。例如,2017年为韩国基础教育工作者研发了《全球公民教育课程指南》,该指南包括两部分:一是《新课程中的全球公民教育》,主要针对中小学教师设计,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册,目前已分发给韩国的教育有关部门、中小学和多文化教育中心来推行;二是《行动中的全球公民》,面向高年级小学生和低年级初中生,包括教师指南和学生作业两册,二者均可在实际课程中使用。(2)学科课程。所谓学科课程模式,是指将全球素养教育融入到学科课程中去或者充分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全球素养内涵,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培养其全球素养。国际上不仅探索出艺术、语言艺术、历史和社会学科、数学、科学和世界语言等渗透全球素养的几个主要学科,同时明确了学科课程融合全球素养教育的方案、目标体系和融合方式。在学科课程中实施全球素养教育,要求学生将学科视为知识和思维的工具,借助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进行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发明创造的活动。例如,美国全美美州立学校首席教育官理事会联合美国亚洲协会开发的学科课程与全球素养的课程统整方案,提出了基于艺术、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世界语言等学科课程的全球素养矩阵模型,提供了开发全球素养课程的直接依据。再如,英国全球素养教育并未设置独立的课程,而是采用融合课程模式,强调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中融入“全球维度”。(3)跨学科课程。所谓跨学科课程,是指理解知识与组建课程的另一视角,它是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方法以及内容融合在一起,以完成关于某个主题、难题、议题或话题等任务的课程。例如,生态保护、人口增长、经济可持续发展、全球冲突、人权、文化认同和多样性、跨国恐怖主义等具有全球意义的问题,仅仅依靠单一学科是无法实现的,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的知识、采取跨学科的策略与方法。另外,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外语教学。

  再次,世界各国都强调通过多种教学模式与方法开展全球素养教育。包括认知层面的方法和实践层面的方法,这些方法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往往是服务于不同的内容,在教学过程当中有意识地来选择某种方法,并且结合起来使用。

  各个国际组织和国家讲的全球素养教育看上去很像,实际上也有一些差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国际理解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都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色彩,而经合组织提出来的全球素养教育有很强的工具主义印记。不同的国家的全球素养教育也都和其国家战略密切相关,都是为其国家战略服务的。

  当我们去探索国际理解教育和全球素养教育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确在这个时代里究竟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特别是国际教育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或者全球素养,或者全球公民素养等等。大家的理解可以是不一样的,可以做不同的探索。但是这样的素养一定是多维度的,包括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等。在全球化时代,人才必须是国际化的,培养路径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必须多样化、个性化,当我们开展自己的全球素养教育或者国际理解教育时,我们应该构建自己的理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指导思想,把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放进去,而不一定非得用国外的有些概念。同时,我们国际教育的先行者可以构建一个共同体,我们一块做研究,做理论探讨,进行实践探索,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路径出来。

  新浪声明:所有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关键词: 国际教育
    精彩推荐

    时间:23/12/13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硕士研究生,住宿资源紧张的问题愈加凸显。为学...

    时间:23/12/13

      ,12月的第一个周末,来自北京的高三学生吴桐雨参加了位于中国传媒大...

    时间:23/12/13

    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围绕社...

    时间:23/12/12

    “这一辑文献内容与先秦时期的礼制音乐还有思想相关,展现了中华礼乐文...

    时间:23/12/12

    中国在2023年再次成为英国第一大留学生源国。“过去十年,中国一度是英...

    快审网站推荐
    随机网站推荐
    天奇生活21/10/10

    天奇生活专业为你分享数码科技、美食、儿童教育、旅游攻略、汽车百科...

    央视网专业提供国内外新闻资讯,涵盖**,军事,科技,社会,法职,农业,经...

    小红书21/09/27

    ​小红书-最大的全球购物社区,带你找到国外的好东西!每天10点开抢全...

    房天下是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时刻为你更新最新房源资讯,包括买卖房子、...

    当当网21/10/09

    全球领先的综合性网上购物中心。超过100万种商品在线热销!图书、音像...

    欣欣旅游网是中国在线旅游超市,4万家旅游顾问为您提供超过200万条旅游...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是中国最重要、最具权...

    九游手机网游专注于为你提供手机游戏下载、好玩的手机游戏大全、手机...

    中国青年网,1999年5月4日正式开通,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

    新浪网21/09/24

    新浪网为全球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中文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