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8日公布了海关进出口贸易初步统计,岛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台“财政部”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10月台湾出口金额为39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5%,是连续第二个月负增长。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到全球终端需求趋势蔓延、产业链持续进行库存调整所导致的。10月,台湾进口369.5亿美元,受化石燃料输入及资本设备推升,年增8.2%。
在这份统计数据公布之前,岛内外对台湾10月的进出口就不看好。美国彭博社称,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加剧以及大陆的需求持续下降,台湾可能写下近3年来最糟糕的出口成长,威胁到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彭博社采访的经济学家的预估,10月台湾出口可能比去年同期萎缩6%,是自2020年1月出口萎缩7.6%以来的最大降幅;进口预料减少5%,将是连续第二个月收缩。
8日的数据,应该说比上述预估要稍好一点。台新证券的经济学家王凯民称,台湾出口动能将在第四季度大幅减弱,预计直至2022年年底,每个月都将出现负增长,同时大陆减少进口使台湾的出口前景更加黯淡。台湾“央行总裁”杨金龙称,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岛内生产总值等影响因素,台湾不一定会在利率上与美联储保持同步,不过因为出口的疲软,台湾“央行”可能将不得不考虑下个月是否再次加息。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台当局官员近几周警告年内贸易将面临压力,台湾9月出口自2020年以来首次萎缩,预计2022年台湾生产总值将比2021年增长约3.2%,不到去年增长的一半。
台湾《中国时报》7日称,从台湾“财政部”与“主计总处”的统计来看,2021年第四季度的出口规模在1224亿美元,如果今年第四季度整体规模还低于今年第三季度的表现,也就可能无法突破1211亿美元,出现负增长。台湾中央大学台经中心执行长吴大任认为,如果美国不停止加息,台湾出口不可能转好,甚至明年一整年都可能相当低迷。
近日来,民进党当局一直渲染台湾的经济前景向好。这是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的预测,称今年台湾人均GDP约35510美元,可望超越日本和韩国。不过,岛内专家认为该数据值得商讨。台湾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称,台湾能首度超越日本的原因,一是日元贬值速度太快,民众所得换算成美元计价就吃了大亏;二是台湾近3年来科技业贡献多,但台湾半导体业一枝独秀,“荷兰病”征兆已经浮现。所谓“荷兰病”指的是单一出口产业爆炸性增长,带动劳动者薪资增加,削弱其他产业的竞争力。殷乃平说,与半导体沾上边的产业以及从业人员,近3年来财富增加最多,邻近新竹科学园区的竹北市,不仅所得居全台之冠,不动产涨幅也最为惊人;但餐饮、住宿、休闲旅游等裁员、无薪假,产业兴衰鲜明,数百万的服务业人口几乎享受不到经济增长的果实。
1111人力银行发言人陈尹柔表示,对多数上班族来说,今年1月到8月经常性薪资平均44311元新台币,年增率3.08%,看似不少,不过扣除物价因素后,实质经常性薪资呈负增长0.02%。调查显示,在这波通胀压力下,35%的上班族没有多余的钱储蓄或做理财;近一半的工薪阶层以兼职、打工或投资等渠道来增加收入。
10月21日,台湾整体产业电力景气“灯号”由之前的“绿灯”转向低迷的“黄蓝灯”,是今年以来第一次出现的“黄蓝灯”。10月底,中央大学台湾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当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1.22点,比9月下降1.37点,总指数续创13年来新低。吴大任表示,无论是“未来半年购买耐久财”还是“未来半年家庭经济”数值都下降,家庭经济信心更创近9年来的新低,反映民众对经济景气信心低迷,对未来家庭所得不乐观。11月8日,台“劳动部”发布最新统计显示,目前有2482家、15782人实施无薪假。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无薪假已烧进科学园区。
台湾中时电子报发表社论称,台湾GDP增长主要由外销贡献,出口荣景主要由大陆带动,尤其是先进芯片。2021年,台湾半导体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36%,其中60%出口大陆。但美国最新公布对大陆先进芯片出口的严厉管制措施,将对台湾半导体产生重大冲击,加上台湾外贸9月已出现逆转,两者叠加出口不再乐观。文章称,过去几个月经济下挫,已反映在股市重挫及房价下跌,但过去两三年税收都超征;民进党当局不断撒出数千亿元新台币,或许对特定族群有绑选票之效,却无助于产业再升级与民众实质生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