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杨菲菲)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北京市体育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体育北京”发布了体育服务市场消费提醒,广大消费者应增强防范意识,理性消费,避免落入消费陷阱,让“健身”变成“伤心”。
北京市体育局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健身行业快速发展。健身、瑜伽和体育培训等快速增长,在满足市民健身多元需求的同时,体育健身类市民热线投诉较多。针对近年来市场上存在预付后服务难以兑现的现象,北京市体育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应理性对待各种预付促销活动,尤其是超长时间、超低价、较大数额等预付交易行为,使用周期越长,风险也就越大。建议消费者根据自己客观需要,谨慎选择预付消费。
同时,在办理预付款(卡)购买服务时,应坚持“货比三家”的原则,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高、经营状况好”的商家。根据实际需求,尽量选择金额小、期限短的预付卡,避免因商家运营变故导致损失。建议健身初学者办理次卡、月卡。也可先进行体验式消费,在认可其服务后,再确定购买。
还要签订书面合同,避免口头承诺。“推荐采用市体育局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的示范合同文本。”北京市体育局提醒消费者,坚持先签合同、后付费,不要轻信会籍人员口头承诺,切忌将钱款通过工作人员进行代收。另外还应核对收款账户信息、退费、转卡等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和商家承诺一致。
此外,如果遇到合法权益受侵,要牢记“证据为王”,坚持依法维权。因此,交易时应向商家索要并留存消费发票和支付信息等凭证。一旦发生纠纷,应秉持契约精神,友好协商解决。对协商不成的合理诉求,应拨打消费维权热线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网站、小程序、公众号进行举报投诉,也可通过行政调解或法律诉讼维权。
同时,北京市体育局也警示体育经营者,要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摒弃套路营销,注重将服务放在首位,共同创造和维护首都体育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