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2月9日讯(记者 付静)以大湾区为代表的中国主要城市群,正成为推动科技和产业共享创新的主力。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共享创新指数研究报告》,目前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和成渝四大城市群共有专精特新企业4980家,占全国专精特新企业的50.2%,与此同时,中国内地有超6成的灯塔工厂也聚集于此。
财联社记者日前在大湾区科学论坛湾区科创峰会现场获悉,大湾区具备较强的产业力量,头部企业已形成生态效应,不过现阶段亦存短板亟待解决。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在峰会致辞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新时代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国家战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指出:大湾区的科创中心与北京、上海、合肥相比,坦率讲差距很大,包括大科学装置,特别是科研队伍、技术水平及大学的水平;而同世界上的三大湾区相比,大湾区短板更多、差距更大。
陈和生在接受包括财联社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上海有几十年的积累,且依托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集群,粤港澳大湾区才刚刚开始,其科创发展有一个过程。由于大湾区产业力量强,所以发展起来可以很快,但需要有正确的策略,应当重点面向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
“芯片方面,横琴刚刚起步,深圳有很多大企业和工程师、是很好的应用市场,但整个大湾区的芯片人才仍然非常稀缺,未来几年怎么在这个方向上发力,也是很重要的问题。”澳门大学模拟与混合信号超过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实验室教授、代主任、2022年“科学探索奖”得主麦沛然亦在接受财联社等媒体采访时称。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头部企业已然形成生态效应——华为鸿蒙生态开发者近4万款应用跟随华为的步伐走向全球市场;腾讯开放平台合作伙伴总数超1300万,年收入过千万的产业生态合作伙伴数量过去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达80%;比亚迪(002594)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了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逐步开放传感器及控制权,为开发者和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多位与会人士称,战略型企业正成为科创“加速器”,支持更多企业成长壮大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华为、腾讯等数字科技企业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服务,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樊纲指出,“要发展?新科技产业,?先就要积极发挥?企业的引领作用。我们的?企业不是太多,?是太少。我们应该认识到大企业的战略价值,使有竞争?的?企业不断涌现,使市场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扩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亦提出建议:进一步支持大中小微市场主体特别是具有生态效应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其表示,“国家刚刚出台了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新十条’,现在推动经济稳中求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变得尤为重要。”
值得关注的是,腾讯研究院亦在峰会上发布“升维·2023十大数字科技前沿应用趋势”,例如:高性能计算迈向“CPU+GPU+QPU”时代、泛在操作系统加速“人-机-物”全面融合、云计算向集成化和异构化持续演进。
(2023年十大数字科技前沿应用趋势 财联社记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