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赶考,一个人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旁观者都在给出评价。个人如此,机构的运营也是如此,管理方面的举措稍有漏洞,在给他人造成痛苦的同时,当事人和舆论也在为这样的管理打分。赶考的道理不难理解,难的是变成一种思维方式,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当作在“赶考”的路上。
3月22日,安徽考研学生小刘看到报考学校发的复试通知,预定23日的航班赴广州。航班三次延误,最终由于天气原因被取消,无缘参加复试。其经历曝光后,25日该考生表示,学校告知他可以延迟复试。
这个事件确实让人感到遗憾。对于学校来说,录取谁不录取谁,并不关系到学校的命运。对于一个考生来看,错过面试的机会,对他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尤其在考研竞争激烈的今天,如果由于客观原因无缘面试,也许真的事关他个人的命运。新闻称这个考生“崩溃大哭”,这样的场面可以想象得到。
类似的遭遇可能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不免引发网友共鸣。在同情这位考生的网友看来,责任显然在招生院系,“这样提前2天通知不合理!”“至少应该提前一周通知复试时间。”“我当天收到通知第三天开始面试,你说急不急?”……
当然,也有主张当事人应该反思的声音,“合理安排时间,提前计算可能出现的意外,是成年人的必修课,也是他必须要承担的后果。”“再不济我也弄个B计划,反正先走起来再说。”“说句题外话,可能是不是高铁更靠谱?”……
不论哪一种意见,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客观的意见需要讲正反两面理。在这个事件中,招生院系和没赶上复试的考生都值得反思。因为一个在组织考试时忘记了自己也是“考生”,一个在真正的赶考时忘记这也是自身素质的“考试”。
对于招生院系来说,提前发布复试时间,应该遵守时间伦理。时间的道德性要求通知的时间必须合理,考虑到天南地北的考生的实际情况,理应给考生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如果再负责一点的话,应该逐个电话通知到考生本人,以免学生没及时看到通知,或者遇到订不到票而耽误了正常参加考试。多替考生考虑,这是院系声誉的保证,而这样的声誉是无价的。如果涉事院系意识到组织复试也是自己在“赶考”并做好充分准备,也就不会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了。
对于考生来说,究竟是自己看复试安排晚了,还是这样的通知确实发布得不早,不好妄加推测。作为一个准备读研的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应该有在最短时间内合理安排自己行程的能力。选择坐飞机出行当然可以,但确实应考虑航班延误的风险。如能选择高铁出行,临时停开列车的可能要低许多。选择出行方式是一门学问,也是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就这位考生来说,他的风险管理“考试”,也有值得反思之处。
从这个事件中,不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如果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意识到自己每天也在“赶考”的路上,相信这类遗憾就少了许多。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