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副教授夏柱智,长期与乡村、土地、农民打交道,曾撰写《亦城亦乡: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突围》《半工半耕:城市化背景下农民阶层及分化研究》以及《地权的逻辑3:为什么说中国土地制度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等书,研究中国乡村发展道路上的治理问题。
近段时间,夏柱智课题组的最新调研成果受到许多媒体关注。他们发现,农村青少年群体尤其是留守儿童,智能手机成瘾,已经到了濒临失控的地步。
过去5年,夏柱智团队300人,分别赴河南、湖北、湖南、江西4省10个县(区),展开专题调研,每年问户200个村庄,形成一份《农村留守儿童手机沉迷问题调查与对策建议》的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显示,玩手机时间增多、触网年龄提前的情况,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正“愈演愈烈”。
留守儿童监护人无法约束留守儿童使用手机。祖辈在照看孩子的同时,需要做农活或者其他工作,很难全程看护。节假日时甚至会将手机当作“保姆”,丢给孩子,这样既不会乱跑,也不会打扰自己……
调研发现,看短视频和玩游戏已成为留守儿童主要的上网娱乐方式,分别占比69%、33.1%。其中,67.3%的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出现了手机沉迷的趋势,21.3%的家长认为孩子严重沉迷手机。
江西某县六年级某班,老师反映周末在家玩手机10个小时以上的同学超过了一半。许多老师向课题组反映,不少学生的学习状态基本就是“回家熬两天,在学校睡五天,浑浑噩噩,无心向学”。
河南某县一所学校的心理老师做现场测验,问学生喜欢什么,结果55人的班级中,男生全部异口同声地说“游戏!”同辈当中的“杰出人物”也是那些“游戏大神”,即游戏技术高超,或者拥有很多稀有游戏装备的同学。
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夏柱智说,智能手机看似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多可以选择的信息内容,但同时形成了一道闭塞的信息茧房。如果孩子们长期依赖手机与外界交流,这样的成长和社会一定是脱节的,难以形成完整的社会化人格。
以下是记者与夏柱智的对话
记者:沉迷刷短视频和沉迷看电视剧、电影有什么差别呢?我们这一代成长起来的时候,也曾引发过“未成年人沉迷电视”的讨论。现在的传播媒介变为智能手机后,争议再起。这种担心是不是多虑的?
夏柱智:它们的差别是根本性的。电视剧和电影的内容生产有一套严格的监督管理、体系,比如说,生产一部电视剧,它的背后有制作公司,有准入门槛,内容创作权限属于少数人。但是智能手机上的内容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是生产者,也包括少年儿童他们自己。
留守儿童用父母的手机刷短视频,被一些不该是他这个年龄阶段的内容所吸引,间接影响到个人价值观的养成,丑的当成美的,善的当成恶的,这个问题应该谁负责任?我们有个词叫“系统的不负责任”,就是由心理带来的成长问题,没有人会负责任。
记者:注意到,此次研究结果特意将范围框定在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为什么?
夏柱智:相对来说,留守儿童的智能手机成瘾问题更严重,因为家庭监管意识不到位。我们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与价值观念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