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4项发明专利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易彦仍然坚信技术创新永无止境。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新闻中心的视频直播间,与这位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一次特殊的“云对话”。
因为“云对话”需要双方在不同时空卡点对接,诸多细节需要访谈双方提前准备。前一天,采访团队与代表的沟通不知不觉进行到了凌晨一点多。
访谈当天,北京商报记者早早到了直播间,而结束了一天小组讨论的易彦来得更早。
这大概是很多科技工作者的一贯作风,准时又务实、严谨又高效。谈及影像科研与一家中国科创公司的故事,镜头中的易彦难掩兴奋,丝毫看不出日夜忙碌后的倦感。她对专业领域一丝不苟,对普通人目所不及的未来孜孜以求。
在前后不到一个小时的对话中,科技和创新两个词反复被提及。“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让科技工作者们非常欣喜,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智能手机的影像功能愈发重要,几乎成为厂商们角力的主要战场。作为手机相机部的总经理,易彦利用三年多的时间逐步将相机部门建立和完善起来,从当时的100多人壮大到如今将近1300人,组织架构从原先零散的几个部门丰富为完整体系架构,并具备远景规划和系统级技术储备的能力。
她说:“2020年,当时和同事们一起讨论未来的影像之路,在深刻复盘之前走过的每一步之后,无论是获得的成绩还是经历的挫折,让我们决定从影像的本质出发,制定了三年的产品路线规划和五年的技术规划。”
从市场反馈看,这次复盘功不可没。小米12 pro 打了漂亮的一仗,为用户带去均衡的相机体验,获得高度认可。在一些科技博主的测评中,它的相机追焦堪比单反,还被拿来与iPhone 13 Pro Max 比较。
在易彦眼中,影像的发展和应用空间不可限量。手机相机,除了人们日常使用的功能,帮助用户记录下生活美好珍贵的瞬间,还可以帮助用户理解世界,将来还可以创造世界。
她进一步解释称:“影像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小米的智能‘黑灯’工厂,同时,在机器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AR眼镜等领域,也是影像技术可以大展拳脚的空间,未来在这些领域,都会有宽广的创新空间和科技难题等待着我们去攻克。”
“未来五年研发投入超1000亿。”作为北京高科技企业,小米在研发上向来毫不手软。易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米坚持技术立业,推动工程师文化的投入,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
“北京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6.53%。”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首场集体采访。当天,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分享的一个数据引发广泛关注。
赵磊代表在现场介绍,北京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全国遥遥领先,也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水平。在创新要素投入上,北京要做增量。
小米便是成长于这样的“增量”土壤。在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单上,小米集团排名第266名,而小米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时的排名为468位,时过三年进步明显。
未来,持续不断的疫情影响下的消费市场以及芯片紧缺,仍将是包括小米在内的手机厂商在2022年面临的两大挑战。
“无论如何,让我们保持信念,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两个月前,小米十二周年,雷军年度演讲“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如约而至。在近3个小时的发布会中,雷军讲述了他人生中多次经历的挫折与迷茫,并分享了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
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对于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不会是坦途。在采访的尾声,易彦回到了自己的日常。她说,回到工作岗位,要努力深耕技术,勇于突破和创新,加速解决“卡脖子”问题,为我国高精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