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早上6点,王康续准时抵达配送站点,认真清点物资后,骑上电瓶车开启一天的工作。
王康续在河南读大学,暑假来到上海,兼职做配送小哥。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同样是大学生的女朋友。
“我做配送员,她做分拣员,我们平时经常互相鼓励,赚到了钱就吃顿好的,再努力干活。”王康续说。
不止王康续,这个夏天,有一批大学生来上海打工,成为兼职骑手。他们在烈日下和时间赛跑,成为马路上最忙碌的人。
有人暴雨天摔了三跤,还坚持把单子送完;有人每天爬100层楼,热得受不了时,直接拿水往头上淋……近日,两名大学生兼职骑手向澎湃新闻记者讲述了这个夏天所经历的甘苦。“一开始就做好了吃苦的打算。”还在读大二的兼职外卖员王盛宇这样说。
王康续在送单路上。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年轻时吃苦总比老了以后吃苦强”
这是王康续第二次来上海兼职。2022年高考完,王康续就来到了上海,误打误撞加入叮咚买菜,在仓库当一名夜班人员,两个月赚了1万多块钱,他觉得待遇不错,今年暑假带了女朋友一起来上海兼职。
为什么选择做配送员,不继续在仓库上夜班?
王康续坦言,其实两种工作都很辛苦,在外送单子风吹日晒的,经常一跑就是一天,夜班需要熬夜,日夜颠倒,“就是想尝试不同的岗位,我今年21岁,吃点苦也没什么,年轻时吃苦总比老了以后吃苦强。”
做配送员,免不了经历暴雨天。“越是天气不好,单子就越多。”王康续讲出其中缘由,下雨天市民不想出门,都选择线上订购,因此订单量是日常的几倍。订单增加的同时,配送员又面临着另一重压力:订单多为生鲜食品,配送时间十分紧张。
七月的一个暴雨天,他带了一箱水,车把上还挂了四五个袋子,其中也包括生鲜食品,刚出站点没多远,就下起了大暴雨,尽管穿了雨衣,王康续还是被雨水打湿一片,但他根本顾不上这些,奋力疾驰,“就是想让客户早一点拿到生鲜食品”。
因为雨大路滑,王康续摔了三跤,受了伤,给客户送的水也洒了出来,站长当时让他回去休息,但他还是坚持把手头的订单送完。回想这段经历,王康续首先想到的是水洒了,客户没追究,还是心怀感激的,“下大雨天正是缺人的时候,别的小哥都在跑,我那么年轻也没啥问题。”
配送的时候,王康续会遇到一些来上海旅游的大学生,“他们可能穿得比我干净,但我也并不觉得丢人。”相反,王康续觉得靠自己能力去赚钱很骄傲,“我赚到了学费,也提升了能力,内心很充实。”
王康续在大学里读的是音乐表演专业,开学就大二了,偶尔也会想想自己的未来,越想越迷茫。
经过近两个月的暑期打工,他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沟通能力变强了,更耐心了,做事更有条理了,“我觉得要敢于挑战和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明确自己未来的目标。”
拿到今年兼职的第一份工资后,王康续先是犒劳自己吃了顿好的,接着把钱存了一部分准备交学费,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他想着再多赚些钱交给父母,“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
“顾客没有催单、没有抱怨,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
王盛宇也是大学生外卖小哥中的一员。19岁的他在安徽合肥读大二,土木专业。2022年暑假,王盛宇在工地从事搬运工作,今年暑假,他来到上海,成为“饿了么”平台的兼职外卖员。
为何要来上海送外卖?王盛宇坦言,上海机会多,经济发展好,外卖这个行业技术门槛不高,相比搬运工,外卖小哥的工作轻松不少,待遇也更好。
炎热的天气还是增加了跑单难度。
35℃左右的气温之下,在外走一圈很快就会出汗,为了赶时间,王盛宇经常在烈日下奔跑,在商场也不坐电梯,找到楼梯就上,他负责的普陀区金沙江路附近有一些老小区,没有电梯,“每天爬100层楼是家常便饭。”
王盛宇送餐时,坐在车上太阳直射膝盖上方,脚被晒得黑一段,白一段。上身穿防晒冰袖,戴头盔,因为怕热,王盛宇经常不穿长裤外出送餐,一个多月下来,坐在车上太阳直射膝盖上方,脚被晒得黑一段,白一段。为了防止中暑,他一天要喝三四升水,热得受不了时,就直接拿水往头上淋。
王盛宇记得,七月份的一个大热天,一整天单子都不少,感觉有点疲惫的时候,顾客发来消息问“餐什么时候能送到?”
看到这条消息,王盛宇以为顾客来催单了,心里咯噔一下,回了句“在路上,马上到”,这时顾客又发来一条消息说,“辛苦了,安全第一。”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七个字,却让王盛宇感动了很久,“顾客没有催单,没有抱怨,这对于当下的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有人理解自己的辛苦和不容易,我以后点外卖也不会催单了。”
在上海兼职送外卖的一个多月,王盛宇赚了1万多元,交了学费后,还有节余,他给自己和家人买了新衣服。被问到辛不辛苦,王盛宇表现得轻描淡写,“本来就是来赚钱的,开始就做好了吃苦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