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少龙
走进中科信息(300678)的展览大厅,来自公司数字会议系列产品与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案例,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
“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起,中科信息研制的数字会议系统连续四十多年为全国党代会和‘两会’提供优质服务。”总部位于成都的中科信息董事长史志明介绍。
拿下国家重大项目,是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茁壮成长的标志性成果。
成都,全国首批“中国软件名城”,也是中西部唯一的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数据显示,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规模接近6000亿元,集聚了类似中科信息、唐源电气(300789)、成飞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制定相关国家标准166项、行业标准73项,软件著作权超过37.1万件。
当前,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软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为何能在成都茁壮成长?近日,在四川证监局指导下,证券时报与四川省上市公司协会携手深入走访调研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假如你问一个成都人,哪条街道最能代表成都城市发展活力,非天府三街莫属。
赫赫有名的天府软件园正是坐落于此:周一到周五,每个工作日的清晨,成都高新区天府三街人头攒动,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腾讯、阿里、携程等众多科技巨头的“程序猿”。
这里是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个绝佳观察点。在这里,能充分感受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荣获“2022年最具活力软件园”称号;先后涌现出极米等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桃子健康等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和技术先进性的企业,取得IPO上市或融资等进展。
“2005年,软件园成立之初,抓住英特尔在成都设厂这个机遇,迅速招引了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软件园顺势而为,产业的培育和聚集也快速形成。”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天府软件园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发展迅速的专业软件园区。周边大中小企业集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使软件产业集群在服务外包、信息安全、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IC设计、数字媒体六大领域颇具影响力和知名度。
史志明介绍,近年来成都软件产业的发展实现了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现已成为中国软件名城,聚集了数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行业知名企业以及世界软件企业30强、全球外包企业100强企业等。
“在成都加快软件产业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大背景下,中科信息也紧抓机遇谋发展,经历了从国立科研院所整体转制到股改上市的奋斗历程,成为中国科学院截至目前唯一一家整体转制、整体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史志明说,“中科信息是伴随着成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发展而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政产学研同频共振
2022年年末,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在成都举行,会上特别设置了一座时空走廊,梳理了20多年来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2001年7月,成都成为首批授牌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2008年8月,成都卫士通(002268)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信息安全第一股;2009年,成都成为中国首个全国版权示范创建城市;2010年,成都市在全国中心城市中率先发布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9年12月,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誓师大会暨“蓉贝”软件人才计划启动大会成功举行……
成都软件从0到1,不断发展跃升。经过多年发展,成都市软件产业已有较为雄厚的基础。截至目前,成都软件产业规模已逾5700亿元,市场主体超过18万户,重点领域布局了涉软科技创新平台超过800家,参与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超过200项,软件著作权约40万件。
不难发现,政产学研共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为软件产业集群在成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
史志明介绍,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将软件产业确定为全市战略性和重点支柱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支持和鼓励政策,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旨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全面加快推进成都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应用为主线、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体系,以促进软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唐源电气董事长陈唐龙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他产业不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对于人才的依赖度较高,成都丰富的人才资源对公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唐源电气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道行业牵引供电、车辆和工务工程检测监测及智能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多学科科研背景,并与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教授团队深度合作,该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产业化及创新能力。
据介绍,唐源电气于2018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行业技术创新及系统集成创新方面多项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为全国18个铁路局以及40余个地铁公司提供牵引供电与工务工程检测监测系统、智能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先后参与了兰新高铁、广深港高铁、京沪高铁、济青高铁、沪昆客专等众多干线电气化铁路运营维护项目。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160余项专利、近200项经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向世界软件名城奋进
当前,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嵌入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作为信息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和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也设定新的航标:向世界软件名城奋进。
《成都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提出,到2025年,成都软件产业规模倍增,企业实力大幅增强,专业载体不断完善,投融资环境更加优化,成为世界软件产业重要的研发基地和标杆城市。
今年年初,成都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据成都市经信局介绍,作为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成都软件产业已形成较好规模,正加快高质量特色化发展转型,在此背景下,新出台的政策进一步聚力打造产业名片,特别是聚焦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新兴平台软件5个领域,加大力度培育领军企业,加大力度促进创新投入,加大力度推动产品商业应用转化。
支持产业壮大规模方面,成都将积极支持企业壮大规模、“上榜”“上新”,培养国产软件生力军;支持引育一批具有成果转化能力的骨干企业;通过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剥离信息化部门等方式,推动其软件业务做大做强;通过支持开展应用示范,鼓励企业加大软件研发及产业化投入。
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成都也将打出一套“组合拳”。成都将支持企业争取国家级专项,激励企业融入国家战略;继续积极培育“首版次”软件产品,助推“成都造”软件加快实现商业化应用;支持软件产品和服务交付的标准化建设,助推软件企业能力建设。
产业集群的培育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
“以调动行业力量为切口,指导辖区行业机构构建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围绕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调查研究,主动对接市场主体需求。”四川证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股债并举充分发挥直接融资功能、协同发力优化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强化引领打造高质量上市公司群体、产融对接促进“金融+产业”良性循环、凝聚行业合力服务实体产业发展等举措,推动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