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特区立法会发表他任期内的第二份施政报告,题为“拼经济谋发展 惠民生添幸福”。他表示,香港将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抢企业、抢人才、留人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去年,李家超发表任期内第一份施政报告时,推出多项全新和优化人才入境措施,面向全球“抢人才”,获得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李家超今日介绍,截至9月底已吸引约1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10万宗获批,约6万人已抵港,“不过,面对环球竞争,我们必须继续强化自身的竞争力”,李家超在发言中说道。
“抢人才”后,如何“留人才”或许才是关键。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表示,香港特区政府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优势,让高端人才扎根香港。
各项“抢人才”政策继续放宽
10月25日,李家超在香港特区立法会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公布多项抢人才、留人才措施,包括将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为来港人才提供支持、跟进人才入境后的发展和需要等。明年香港将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区域招揽人才交流和合作。
同时,李家超提到,将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即高才通计划)大学名单。11月起,合资格大学名单会增加8所顶尖内地和海外院校至184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了解到,香港特区政府自2022年12月28日起以试行形式实施该计划,为期2年,符合条件的三类人才包括:1、过去一年,全年收入达250万港元及以上人士;2、获全球百强大学学士学位,并在过去5年累积至少3年工作经验的人士;3、过去5年内,获全球百强大学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3年的人士。其中前2个类别不受配额限制,第三个类别配额1万个。
香港特区政府的“抢人”政策还包括,将放宽签证,即日起开放越南人才来港就业的签证政策,并放宽越南人商务和旅游“一签多行”来港的申请门槛,特区政府亦会开放老挝及尼泊尔人才来港就业、受训和就读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
此外,还将推出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为纾缓技术行业的人手短缺压力,职业训练局(职训局)2024/2025学年起入学的指定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外地学生,毕业后可留港一年,寻找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试行两年)。
记者查询到,“抢人才”政策中,“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实际已在2015年1月起暂停(暂停前的申请在后续仍有审批),此前该项目的资金门槛为在获许投资资产类别(股票、债券等)上投资不少于1000万港元。香港入境事务处2022年报中公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项目有超过3.54万名申请人获正式批准来港居留,为香港带来多达3169亿元的投资。此次再提出也意味着该计划将“重启”。
10月25日,李家超也表示,特区政府将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香港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房地产除外)3000万港元或以上的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通过计划申请来港,以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界别的发展优势,细节将于今年内公布。
从“贡献人才”到“抢人才”
香港也要“抢人才”了?在不少人眼中,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各种国际高端人才的集中地,但近两年,香港特区政府确实推出不少的“抢人才”政策。
在10月25日发布施政报告时,李家超还介绍,去年特区政府推出的招商引资引才措施有不错的成绩。抢人才方面,截至9月底已吸引约16万宗申请,当中超过10万宗获批,约6万人已抵港。同时,李家超强调,面对环球竞争,香港必须继续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过去,香港是贡献人才的地方,是吸引人才的地方。”林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李家超连续两年提出“抢人才”,要“抢人才”更要留住人才,香港特区在营商环境、对外的贸易政策等方面,要保持其特别行政区的优势,从而留住人才,“薪酬、生活成本等,这些都是营商环境的方方面面”。
记者联系上了一位通过工作7年而获得香港居留权的人士,他目前已经回到内地工作,问及原因,他就提到“生活成本比较高”。他同时表示,有不少人像他这样并无长期定居计划,在拿到居留权后便另做打算了。此外,记者也联系上一位通过了“高才通计划”审批的广东人,他目前也仍在广东工作。
另一方面,记者在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查询发现,香港劳动人口数量在2018年达到399.68万人的顶峰后,自2019年开始下降,至2022年为377.63万人,4年间减少了20余万人,就业人数由2018年的388.46万人下降至2022年的361.32万人。
与此同时,记者在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查询到的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通过“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签发的雇佣工作入境许可证数量分别是6995、9065和11768。此外,“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由2022年12月28日起实施)签发的签证/入境许可证为8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