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文巧 高涵 每经编辑 高涵
上周,美国债务上限僵局迎来转机,参议院通过法案将债务上限调高约4800亿美元,确保美国财政部可履行支付义务直至12月3日。此番协议达成是否仅是暂时的利好,美国是否仍存在债务违约的可能?加拿大知名投行BCA Research首席美国投资分析师Doug Peta认为,债务上限僵局导致“技术性违约”的可能性极低。但他表示,若债务上限僵局无法解决,金融市场将在短期内大幅抛售(美债),一些高杠杆企业可能面临现金紧缩压力。
此外,席卷欧洲的能源危机持续发酵,能源价格再度经历一轮飙升,欧洲市场天然气价格在上周再创新高。受天然气价格急涨影响,国际油价也被进一步拉高。
技术性违约可能性低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宣布,立法者们已就提高短期债务上限达成协议,将债务上限问题延长至12月初。
这项法案基于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6日提出的建议,将把政府举债上限提高480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表示,这是12月3日以前满足政府现金需求所需要的数额。法案接下来将由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进行表决。
美国债务上限问题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就在10月6日之前,美国两党仍就这一问题僵持不下,美国财长耶伦多次警告称,10月18日是最后期限。
10月6日,美国债务上限僵局迎来转机,麦康奈尔表示,将允许紧急债务上限延长至12月,不过条件是民主党必须为债务上限设定明确的金额。受此影响,美股当天盘中反转,周四继续上扬。美国12月16日到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高达0.085%。
不过,有市场分析认为,此番协议仅是债务上限危机暂时出现转机,美国两党之间的争执仍未解决。债务上限问题是否会再陷僵局?美国是否仍存在债务违约的可能?《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以下简称NBD)连线了加拿大知名投行BCA Research首席美国投资分析师Doug Peta解读。
NBD:美国仍存在出现历史性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吗?
Doug Peta:我们一直认为,债务上限僵局导致“技术性违约”的可能性极低。民主党凭借对总统职位和国会两院的掌控,具有避免违约的能力。而麦康奈尔已经为短期协议铺平了道路,“技术性违约”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NBD:若债务上限再度陷入僵局,将对金融市场和美国整体经济形势产生什么影响?
Doug Peta:若债务上限僵局无法解决,金融市场将在短期内大幅抛售(美债),一些高杠杆企业可能面临现金紧缩压力。若美国联邦政府延长停摆期,依赖联邦支出的经济要素将受到影响。近期股权和债券市场的波动性也可能急剧上升。
NBD:富国银行在报告中写道,投资者低估了债务上限危机的影响,市场可能会陷入2011年那样的动荡。你认为呢?(注:2011年的债务上限危机导致标普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金融市场陷入避险模式)
Doug Peta:2011年动荡重演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市场已经习惯于设定债务上限,而债务上限总是在没有违约的情况下得到解决。
全球能源价格持续飙升
自疫情封锁放松以来,全球能源需求迅速增长,加之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对高污染煤炭的依赖,能源价格在近期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飙升。欧洲市场天然气价格在上周再创新高。当地时间10月5日,欧洲天然气交易基准荷兰TTF中心的11月合约价格涨超20%,续创历史新高,自年初以来已上涨近400%。10月6日,英国天然气期货价格盘中暴涨逾39%后,又下跌超12%,全天振幅超50%。因天然气成本飙升,仅9月份,英国就有9家小型能源公司倒闭。德国天然气价格也处于创纪录水平,50家供应商都已涨价或宣布即将涨价,价格平均上涨幅度为11.5%。
受天然气价格急涨影响,国际油价被进一步拉高。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盟友控制产量导致供应紧缺,油价上涨动力更加强劲。10月8日,美国WTI原油期货上涨1.3%,报收每桶79.35美元,盘中一度突破80美元。这是自2014年10月31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布兰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5%,报收每桶82.39美元,上周早些时候一度触及83.47美元的三年高点。
欧洲面临的天然气危机已经演变成了一场电力危机,近几周欧洲各国电费大幅上涨。为解决电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希腊已经同意为家庭提供补贴,西班牙、法国和希腊政府同时呼吁在欧盟层面采取措施,解决欧洲能源价格猛涨问题。
在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松口表示将支持欧洲应对天然气危机。据塔斯社当地时间10月6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一项旨在增加向欧洲地区供应天然气的倡议表示支持。
实际上,能源危机已经不仅局限于欧洲地区。在电力需求激增和煤炭产量大幅下降进一步消耗库存后,近期印度燃煤电厂平均只剩下4天的煤炭存量,为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当地时间10月5日,印度电力部长在当天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由于煤炭短缺和疫情后的需求激增,印度可能要面临长达6个月的供应短缺问题。
注:采访内容仅代表机构观点,不代表《每日经济新闻》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