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催生了大量碳中和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有更多的人希望从事碳中和方面的工作,表面上,碳中和人才应该出现供需两旺的形势。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想要招人的招不到,想要入行的入不了。
一方面,在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许多公司意识到碳管理的重要性,纷纷成立碳管理部门,为应对公司当前及未来的双碳目标相关要求做准备。同时,碳中和相关专业咨询公司由于业务量的激增,也在加足马力到处挖人。
然而碳管理行业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前,是一个非常偏门的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不足万人,有足够资历和经验的,可以上任后马上发挥作用的不足千人,能够从零开始建立部门并顺利开展业务的甚至不足百人。人才抢夺大战处处上演,薪酬水平也水涨船高,不少公司甚至开出百万年薪都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
另一方面,也有大量高校毕业及其它行业人员在意识到双碳行业可能是未来最热门的行业后,都开始寻求从事双碳行业的路径。然而遗憾的是,对于没有任何行内经验的人来说,基本没有公司愿意接受。
究其原因,是因为双碳目标的提出,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的业务需求,有能力接单的企业,其骨干人员基本都在连轴转,根本无暇培养新人,而更多的是那些有资源、有渠道但是没有专业人才的公司,他们更是恨不得招来的人立马可以上前线打仗,哪会多看新人一眼。
我跟业内不少企业沟通过,也跟很多想进入这一行的新人沟通过,情况大抵如此。圈内人员流动频繁,薪资水涨船高,圈外人山人海,却很难进得来。
所以我跟不少新人说,现在想在双碳领域就业未必是最好的时机,等这股热闹劲过了,大家都能喘口气的时候,情况才可能会好一点。
那这段时间该干什么呢?
学习,当然是学习。
可能很多人马上就想到了铺天盖地的培训课程,我的群里很多人在问这个证有用还是那个证有用,但我一次又一次回答,现在的证都是培训证不是资格证,拿到这个证并不能为你以后找工作增加半点优势,都是随便抄抄答案或者根本不用考试就能拿到的证,你认为有用吗?
其实因为目前正规教育渠道缺乏碳中和人才的培养,社会上开一些培训机构并非坏事,但现在这些培训机构在没有任何监管的情况下野蛮生长。培训师资和培训内容无从保证不说,那些培训营销的倒是把证的作用吹上了天。导致很多想入行又怕上不了车的人花了大价钱听了几天的云里雾里,最后拿了个毫无用处的证还是找不到工作。
关于碳中和人才培养,新华社曾经采访过我,我建议还是要从国家层面系统地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后来这事又去到了中组部,在关于碳中和人才培养上我对中组部提了以下几个建议:
国家层面双碳人才工作涉及的部门我认为包括三个部门。
一是高校。主要负责双碳专业学科建设,建立从本科到博士的相关学科,要成为向社会输出双碳人才的主力。
二是人社部。人社部要建立双碳人才的资质认证体系,出台如分等级的“注册碳排放管理员”、“注册碳交易员”、“注册碳核查员”的资质认证,这些证才是有含金量的证。同时对社会培训机构进行管理,包括对培训师资和培训内容的管理,对于具有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发放牌照。
三是双碳主管部门。从具体双碳业务上对双碳进行认可和消纳,包括要求双碳相关工作需持证上岗、相关课题和报告需具有资格的人员编写等。
我认为今后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只有按照这个思路建设,那么未来的双碳人才需求才有保障。不过这样的双碳人才培养体系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对于当下,我向行内人士及入行新人呼吁:
对于培训机构,希望除了那种培训几天的赚快钱课程以外,还要用心打造一些有深度的精品课程,邀请既有丰富实战经验,又有丰富教育经验的老师授课,针对每一项业务,做到学员毕业即可上岗。
对于咨询机构,希望我们对入行新人有一定包容度,现在想再招有经验的人已经很难了,与其花高价钱挖人然后又被更高价钱的企业挖走,不如稍微花点心思在新人培养上。
对于新人,拜托你们不要再迷恋什么证了,这世上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几天时间就可以成这个师那个师的,你信么?如果你花几千块真是为了学习那当我什么都没说,要是为了那个证我劝你还是省省吧。
有那个钱,不如买本我的《碳中和时代》,一杯咖啡的钱,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
最后,如果有愿意招新人的企业,请留言或后台联系我,我打算将对新人友好的企业进行一个整理并长期在公众号内公开,以方便求职的新人联系,也算是免费为你们做个广告。
了解气候谈判来龙去脉,梳理碳中和业务版图
解读碳中和实现路径,发掘碳中和时代财富密码
助你在碳中和时代找准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