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加班到大小周、996的存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内卷”由来已久。
尽管这种工作制度往往伴随着加班费补贴、打车报销、免费夜宵等多种额外福利,但从公开信息来看,因过度劳累导致身体受损、甚至突发状况住进ICU的事件屡有发生。更重要的是,这种机制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与现行《劳动法》中的有关规定相悖。
前段时间,有网友爆料称,有着“互联网卷王”之称的字节或将采取新的“1075工作制”,即早上10点上班、晚七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此外,员工在工作日7点以后如需加班“要有理由并经过领导同意”方可进行,每天最多可申请3小时。
消息一出,外界一片哗然。不少人认为在字节带动下,互联网大厂或将自发开启一轮反内卷的战役。不过,从目前字节在职员工的一些反馈来看,这场所谓反内卷之举到底是“真功夫”还是“伪反卷”,目前似乎还不好说。
#01
难落地?
事实上,互联网大厂开始有意识地调整在职员工的工作作息并非始于当下。自今年年中起,字节、阿里、快手等一些互联网头部企业便陆续对外宣布各自新的职场规则,如取消996、取消大下周、限制加班等一系列措施。
对于这些站在时代浪尖二十余载、推崇高付出就会拥有高回报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而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对外还是对内,主动做出“减速”这样的决策并不容易,也很难平衡。这一点,从此前字节宣布取消大小周时,多数员工持反对态度就可以看出。
就此次字节将启动“1075工作制”的真伪,『数科社』向多位字节在职人员求证,得到的答复均为“应该会执行”,只不过截至发稿所谓宣布这一机制的“内部信”尚未正式发出。
尽管大多数人对这一制度的出台予以肯定,但同时他们也表示,就实际层面而言,“其实很难落地”。在职场社区脉脉上,不少字节的员工同样也流露出这样的担忧:
一来,字节的业务体量非常大、内部节奏非常快,每一位员工每一天都会有巨额的工作量需要完成,这还不算上内部沟通与协同过程的成本。尽管公司正逐步降低员工在厂内的工作时长,但如果不从OKR上直接做出调整或者增加人手,1075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二来,职场中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很多工作内容都是在回家路上、甚至是到家以后临时发生的,伴随而来的,往往还有交付周期和交付成果的短、平、快、有效,但1075根本无法覆盖这种频发的情况。
在与这些大厂员工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当代职场人、特别是这些在某一领域拥有极强专业能力人们眼中,工作时长和价值实现不能直接划等号,成长、增值的方式有很多,熬时间肯定不是最“聪明”的那个。
有这样一个案例足以说明这一点。早在100多年前,福特汽车开创性地将工人的日薪从2.3美元提高到5美元,但工作时间却从每天的10个小时减少到8个小时,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福特疯了,但革新的结果却证明:福特变得更好了。
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公司、机构的经营运转和商业迭代,靠的是整个组织的发力和协同,企业应该追求的是整个组织的效率提升,而不是聚焦在个体工作时间的长短。反之,工作机制的变革或许也能在某种角度上,倒逼职场人更好地对抗拖延,真正提高工作效率。
#02
跟牌
正当无数互联网大厂员工纷纷向字节员工投来羡慕的目光时,又有网友爆料称,腾讯也将开始执行“965工作制”(每天9点上班,6点下班,每周工作5天)。当然,“跟牌”的不止腾讯一家,望京阿里同样也开始了“每日定点巡视,下班就关灯”。
或许是职场内卷碰触007的时日过长,尽管在各个大厂带动下,“上班正常化”渐成一种必然趋势,但职场人在集体憧憬生活美好的同时,仍不免陷入这样“薛定谔式”的担忧:
“按时下班真的能被执行吗?”“人在字节,1075第一天,都没下班”“规定不加班,变成了自愿加班没工资vs加班申请不给批”等话题不断被热议,甚至有网友直接发问“所以,我能下班了吗?”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乐观者,“取消大小周也好、1075也罢,至于这些工作制度最终将以哪种方式、何种程度落地其实并没那么重要,不必着急表达悲观态度。先把工作时长规范起来总也是好的,后续再去思考如何提效、减少无用加班、简化流程等等。”
从比拼加班到竞赛下班,这背后,一方面是互联网企业逐渐将管理的重点,转入为员工带来更多成长的资源与空间、适度的信任与授权、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另一方面,更与国家监管部门对相关企业在业务开展、职场管理、员工关怀等方面的严格限定有关。
从2020年两会伊始,抵制年龄歧视、抵制唯学历论、抵制过度加班等众多关于劳动者切身权益的大讨论不断释出。特别是今年8月26日,人社部、最高法在联合发布“超时加班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中明确指出——
劳动者依法享有相应的劳动报酬和休息休假权益,遵守国家工时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谋求企业发展、塑造企业文化都必须守住不违反法律规定、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底线……
“求生欲”使然,一场由互联网大厂自发掀起的“反卷大战”悄然兴起,最快、最直接做出显性反应的,自然是工作环境的改善。随着“跟牌者”的扩容,互联网大厂曾引以为傲的“加班文化”或将正式拉下终结的序幕。
在这种极为明确的趋势下,企业对于员工的考量标准,也将从此前对工作时间的参考,跃迁至向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要结果。职场、生活新的平衡下,职场人的“幸福感”有望真正迎来改变。
#03
求生欲
过去二十年,互联网行业无疑是国内千行百业中最大的“造富”热土,大多数新中产、新富豪几乎都诞生于此。当然,这不乏是他们个人的奋斗成果,但也是时代跃迁所带来的机遇,更是国家发展创造出来的红利。
在“先富带动后富”的国家逻辑下,国内也将进入到第三次分配阶段。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研究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问题。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但需要明确的是,第三次分配不仅仅表现为企业的简单捐赠,更是要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集群生产、刺激新增消费,进而创造增量经济效应。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说过,人类社会需要慈善,也一定存在慈善,而慈善要提高效率,比商业还要困难。解决之道,就是让捐助者和行善者以自愿的民间方式结合,以相互竞争的方式来提高行善的效率,达到以有限资源最大程度地扶贫除弱的目标。
商业,便是最大的慈善。
8月19日,腾讯宣布,为践行企业发展使命,继投入500亿元启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后,再投入500亿元资金助力共同富裕,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
9月2日,阿里宣布,启动“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助力共同富裕。
对此,不少人将腾讯、阿里这样的动作解读为“求生欲”。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共同富裕都是一件关乎国运的事情,因此这并不是少数如BAT这种实力巨头的“专利”。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以来,更多知名企业都加入到这一阵营当中,且出手都十分“大气”。
3月17日,由拼多多黄峥发起的繁星公益基金向浙江大学捐赠1亿美元,用于“计算+生物医疗”、“计算+农业食品”和“先进计算”三个创新实验室;
6月3日,美团王兴转让自己名下的股票,用于推动教育与科研等公益事业。如按照当时的市值计算,这些股票约合179亿港元;
6月22日,字节张一鸣向家乡福建龙岩捐赠5亿元,并成立“芳梅教育发展基金”,助力龙岩地区教育事业;
7月16日,小米集团公告称,雷军将向小米基金会、雷军基金会合计捐赠约6.16亿股用作公益用途。如也按照当时的市值计算,这些股票约合174亿港元……
从互联网经济整顿到职场用工保护,再到今年以来针对娱乐圈而开展的一系列严打,源源不断的大动作不断向外界宣告着,市场经济最大的受益者绝不是某些个体,而一直都是普罗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