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老龄产业的业态尚未成熟,大家此前都在以老年人口规模论市场,这并不准确,更重要的要看老年消费能力和意愿。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突破3亿,中国“银发经济”蕴含着巨大空间。
11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对外发布,《意见》要求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加强规划引导和发展适老产业。
官方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的13.5%。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近日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对于加强老龄产业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财税、土地等各方面给予优惠扶持。其次是要提高老龄产品的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扩大经济效益,通过打造一批龙头企业,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更好地推进老龄产业发展。
《意见》要求,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完善支持政策体系,统筹推进老龄产业发展。鼓励各地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老龄产业。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老龄产业发展。
总体来看,国内老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当前,中国老年用品种类仅为2000多种,是日本老年用品种类的1/20。老年用品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低,基础、核心和前沿技术,大都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老龄产业组织形态发育不足,缺乏龙头和品牌企业,现有企业存在“小、散、乱、差”的现象。
“老龄产业的业态尚未成熟,大家此前都在以老年人口规模论市场,这并不准确,更重要的要看老年消费能力和意愿。不过未来有望发生变化,因为现在60年代出生的人口将迈入老龄化,这些潜在老龄人群口袋的钱与过去的老年人相比要多起来,60年代出生的人,更多主张我的老年我做主,老年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一位人口专家称。
不过,上述专家也表示,现在老年产品科技技术含量不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这与中国老龄产业相关政策碎片化、执行不力等问题相关,产业发展缺乏统一的价格、税收、贸易、人才、投融资、土地等政策扶持和规划引领,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老龄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玻璃门”、“弹簧门”现象,投资积极性受到抑制。此外,老龄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缺失,难以掌握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信息,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些因素导致老龄产业发展总体滞后,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24日小时,目前,我国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老龄产业发展较为滞后。《意见》一方面提出加强规划引导,统筹推进老龄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提出发展适老产业,相关部门要制定老年用品和服务目录、质量标准,推进养老服务认证工作。同时,《意见》要求,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维护老年人消费权益,营造安全、便利、诚信的消费环境。
原标题:中国老龄人口逼近3亿 “60后”会催生银发经济龙头企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