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初期,广州文和友排位数一度达到2500多位。
狭窄的楼道,旧时街巷大排档的风格,配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歌,复古气息拉满,坐落在广州市CBD区域的文和友一度成为打卡热门地。
然而,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线下走访发现,广州文和友正在重修升级,之前的“长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便是在周末,排号也只保持在两位数甚至一位数,工作日基本无需排队。
“与业绩好的时候相比,现在几乎下降了一半左右。”广州文和友经营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同样在天河区营业的一家餐饮店老板也向记者直言“太难了”,“现在餐厅营业额比疫情之前减少了五分之一左右,开店的成本却始终上涨,所以压力也很大。”
一场新冠疫情让实体商业迎来大考。10月底,落户广州25载的王府井(600859,股吧)百货宣布于11月停止营业。近日,同样落户深圳25年的内地首家沃尔玛也宣布本月月末闭店,居民纷纷表示“逝去的都是回忆”。
曾经野心勃勃
公开资料显示,文和友是湖南文和友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致力于传统民俗餐饮文化的研究,挖掘地域民间小吃,结合潮流文化,形成“文和友餐饮模式”,意图打造“中国美食迪士尼”。
目前文和友品牌拥有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文和友老长沙龙虾馆、文和友大香肠、文和友臭豆腐、MāMāCHá、文和友老长沙外卖等系列。
2018年,跨7层楼、2万平方米的文和友超级龙虾馆在长沙海信广场开业,凭借着明星效应、糖油粑粑、臭豆腐等经典美食以及网红奶茶“茶颜悦色”的加持,长沙文和友瞬间成为“超级网红”,“没来过文和友,等于没来过长沙”一度成为其营销卖点。
两年后,文和友从长沙开到了广州。今年4月份,文和友的商业版图继续扩张,深圳成为其新的落脚点,在这里也创造了惊人的业绩,排号人数一度突破5万。
在广深两地的选址上,文和友的“用心”可见一斑。广州文和友位于CBD天河区的太古汇商场旁边,一边是繁华奢侈,另一边是市井烟火,对比之下,反倒增添了一丝魔幻气息。
“之所以选址在太古汇的裙楼汇坊,是因为一家复古、陈旧的小吃店,如果开在老城区,根本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开在最具现代感的城市CBD中央,才能给人最极致的视觉震撼。”超级文和友市场总监吴羡曾公开表示。
深圳的文和友则坐落在老牌商圈老街(东门)附近,介于广深铁路(601333,股吧)和布吉河之间,在文和友看来,广深铁路上往返的和谐号动车、深圳“科技之城”的属性象征“新”事物,而这一街区又可以反映深圳市井文化,过去与未来、生活与艺术在此交织。
“线下的餐饮消费已经不只是吃饭那么简单了,是否能吸引年轻人来打卡是增加客流的重要方式,文和友正采用了场景消费的方式促进打卡、增加客流。”一位在华南地区从事餐饮行业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文和友的野心并不止于此。今年2月,秦淮区政府和南京新工集团牵头引进“超级文和友”项目,长沙文和友、诺亚新世纪、正和同邦三家公司联手投资5亿元,将文和友选址于南京秦淮区长乐路132号,并预计在今年年底完工开业。
文和友CEO冯彬此前曾公开表示,未来5年,要开设20家左右的城市文和友,目前正在选址中,有望年内启动的包括重庆、上海、天津、北京。
广州店开业即巅峰?
依旧是复古的建筑风格,但讲的是属于“羊城”的故事。在广州文和友内,粤式的标语遍布在各处,菜品上也做了本地化,除了原有的湘菜外,还增加了数十种粤式小吃。
开业初期,广州文和友排位数一度达到2500多位,平均排队时长达到4小时。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以“广州文和友”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打卡日记、拍照攻略、美食攻略铺天盖地。
然而好景并不长。此前有媒体报道,在客流下降、经营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风筒辉烧烤、猪扒一哥酸辣米线等一众知名商家相继离场。
客流量也大大减少。“休息日的时候人多一点,需要排一会,不过桌子比较多翻台较快,半小时内都能排到,平常工作日的话基本不用排队。”在广州文和友工作的一位店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文和友对广州本地人的吸引力可能不太强,重点吸引的消费群可能是年轻人和来广州的外地人。年轻人的喜好随着新生事物的到来而转移,但停留时间比较短,变化速度比较快。对于来广州的外地人来说,文和友像是他们了解广州的一个窗口,更多会起到一种广告效应。由于文和友从产品和场景上都无法和广州本土的老店相比,这些消费群最后可能还是会回归到各个城区街头巷尾的老店中去。这也给广州文和友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徐东(化名)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他告诉记者,“广州的美食很多,完全可以不去文和友品尝,早之前开业的时候去了一趟,后面就很少去了,如果有外地朋友来,会考虑带过去打个卡”。
诸多去过文和友的食客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文和友的菜品属普通水准,味道配不上它的名气。
不过,在广州遇“冷”的现实状况下,广州文和友正积极开展曲线救国。
近期来看,11月初,一场以“说出你的生猛故事”为主题的摄影展在广州文和友举办。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和店员消息,除了参展之外的人,人流并不多。一周后,广州文和友继续加码,在公众号招募演员,要求会粤语、熟悉广州、拥有乐器技能等,以上种种都能看出文和友在本地化上所做的努力。
从现状来看,在后疫情时代,不仅是文和友遭遇业绩下降的风险,实体商业之困其实一直没有被破除。11月上旬,火锅界王牌“海底捞”宣布关店300家左右,随后不久,网红奶茶“茶颜悦色”也宣布第三次集中关店,目前共计关店数量多达87家。
茶颜悦色在官方微博中回应称,公司之前的密集布点在长沙的城市发展中赚到了红利,疫情之下,也要承担人流减少带来的结果。
近年来,诸如文和友、茶颜悦色此类的新消费品牌持续扩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疫情影响的催化,行业或许会迎来新的洗牌期。
(作者:唐唯珂,文若楠 编辑:曹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