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0日,莆田仙游县发现本土病例以来,截止9月14日24时,莆田相关病例已累计165例,其中确诊病例152例,无症状感染者13例;疫情涉及3地市,其中莆田市104例,泉州15例,厦门46例。
在这次的疫情中,据9月13日《新闻1+1》报道,莆田市仙游县县长吴海端表示,需要重点关注3个传播链条,分别是
新加坡返莆人员林某杰的家族
他太太所在工厂(协胜鞋厂)
他的小孩所在的学校(铺头小学)
在这3个传播链中,协胜鞋厂的首例曾出现感冒症状值得我们关注。
截至9月14日8时,协胜鞋厂传播点已累计报告28例感染者,新加坡输入病例(林某某)的妻子吴某某系首例。
吴某某多名工友证实,吴某某丈夫结束21天集中隔离回家后(从8月26日回家,实行居家健康监测),吴某某曾出现感冒症状。
吴某某同事在采访中说,王某某不介意吴某某的感冒,照常和她说话。但是在9月4号时,同事王某某出现身体不适,11日被确诊。
吴王二人出现感冒症状后,车间内陆续有人出现异常。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在协胜鞋厂的传播链中,当首例吴某某出现感冒症状时,就可能已经感染了新冠,但她自己却不知道,只当作普通的感冒,于是照常去上班。在上班期间,通过与同事聊天交谈,从而将病毒传染给同事。
在之前,大众认为的新冠典型症状是发烧、咳嗽和呼吸急促症状。但吴某某的症状显然跟感冒更加相似,有可能早期并没有出现发烧,咳嗽。
2021年9月1号发表在柳叶刀子刊《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道发现,打过疫苗后发生突破性感染的症状和未打疫苗感染者的症状有差异——与没有打疫苗的感染者相比,突破性感染很少出现发烧,但是打喷嚏的症状报告增多!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员为了比较已接种疫苗和未接种疫苗参与者的感染症状,他们评估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无症状或有症状;在患病的第一周内报告了5个以上的症状或5个以下的症状;个人症状报告和病程(病程<28天或≥28天)。
研究员在COVID-19测试日期前3天至测试日期后14天的窗口内考虑症状。旨在分析突破性感染的症状并与与未接种疫苗的感染症状做比较。
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年龄组中,接种疫苗与几乎所有症状的报告率较低有关,尤其是发烧症状。与没有打疫苗的感染者相比,突破性感染出现发烧的几率很低。
但是打喷嚏这个症状是例外!在年龄在18-59岁之间,突破性感染者出现打喷嚏症状的几率比没有打疫苗感染新冠的对照组多。
在所有年龄组中(18-59岁和>60岁),即使只接种一针疫苗的参与者,当感染新冠后,比未接种者出现打喷嚏的症状的机率也高。
这表明,突破性感染的症状的确与未打疫苗感染者的症状有差异。
除了打喷嚏几率增加和发烧几率降低,研究员还发现,与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相比,接种第一或第二针疫苗后的人在患病第一周出现五种以上症状或到医院就诊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更有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尤其是60岁或以上的人。
在这次的流调中,有一名90岁新冠患者为无症状,这也符合该研究的结论。
柳叶刀子刊的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首次调查突破性感染症状的报道。在这波疫情的背景下,随着疫苗接种率和突破性感染病例的增加,识别突破性感染的症状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识别风险群体,而且可以为核酸测试提供一定的信息。
这一发现可能支持在疫苗接种后的时代,需要留意打喷嚏症状和做好个人保护措施。对于打完疫苗的高风险人群,如果出现打喷嚏,即使没有发烧,为了身边人的安全,也需要去做一下核酸检测,以防把突破性感染症状当成普通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