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特约评论员 盘和林
近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也召开线上研讨会,发布《“十四五”期间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路径研究》报告,并就数实融合发展路径展开了研讨。
数字经济无疑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虽然各国数字经济的发展阶段和禀赋条件不同,但其发展的逻辑脉络和最终目标却不谋而合,数字经济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赛道。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实现“数字经济赋能”,推动传统经济体系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将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对此,“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以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重视数实融合作用
从本质上讲,数字经济本就属于融合型经济,产业数字化的实质就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这种融合既涉及技术条件,又涉及经济关系。只是由于场景和需求的不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会呈现出多种组合态势。
虽然现阶段数字经济不断与传统行业相互渗透,尤其是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数字融合实践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在一些传统制造业领域,大部分企业在供应链竞争的背景下,仅仅将数字技术看做生产环节的辅助,对于数字技术在管理理念和生产关系上带来的变革没有做到高效和深入的挖掘,忽视了数实融合在产业一体化中的作用。这种一体化不仅指的是对传统产业中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生产资料、生产手段等在内的生产力体系进行重构,更是对涉及文化、理念以及个体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的关系进行重构。
从这一角度讲,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必须要重视数字技术在产业全生命周期上对产业链提升起到的战略作用。那么就需要对数字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效应和特征进行判断,深刻认识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对生产要素及其结构的影响,从而做到澄清争议、深化理性决策。
其一,重视数字技术在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的作用。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其决策链条发生了重要转变。传统观念是注重提升生产效能,用量来打通市场,但现阶段更需要重视客户的实体需求。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的问题是很难接触到真正的终端用户,生产商往往要通过多重分销、零售、门店,才能够接触到终端用户,商家的门店、渠道、消费者这几个环节之间是割裂的。但在融合了数字技术后,实现了传统产业的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和网络化协同的转变。以企业微信及小程序为例,通过数据的收集和迅速反馈,打通了门店、经销商和企业之间的产销链条,满足了市场快速反应的要求,不仅帮助渠道快速下单提货,更是实现了消费者的精准化定位。
把握数字经济机遇
其二,挖掘数字技术在赋能企业降本增效领域的潜力。工业革命以来,企业不变的追求是制造的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和高满意度。数字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渗透,为企业效率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这方面不乏成功案例。以质检这一角度为例,华星光电的质检方法是靠人工肉眼去识别AOI拍出的图片。这种效率下,传统质检跟不上发展刚需。如今通过腾讯基于行业领先的AI 图像算法和缺陷检测模型,实现了数字化质检,在人力缩减了一半的情况下,缺陷识别速度提升了10倍。
然而,也要认识到,虽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在效率方面体现为经济均衡应接近于帕累托最优,即实际产出尽可能高地接近于潜在产能,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但对于企业,这就要求在要素资源的配置上减少资源错配,提高配置效率。相比之下,数字技术在企业资源配置上发挥的作用,显然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其三,发挥数字技术在引领组织模式创新方面的作用。数字经济在组织模式和治理体系上滞后于产业发展也可能引发新的风险,这也是数实融合中最重要但却容易忽略的。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作用发挥的程度不仅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更是取决于传统产业本身的信息化基础和数字化管理水平。
在探索数实融合的过程中,应思考如何将数字化的理念嵌入到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为供需双方所应用,或是企业内部能够妥善借助数字化工具,纵向上助力企业内部的流程数字化,降低信息传递损耗,提升协作效率。或是横向上帮助企业第一时间感知市场变化,促进消费端和生产上下游敏捷协同。使得双方有机会产生跨空间的联系,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高效的对接。从这一角度看,实体产业在理念和组合模式上的数字化转型仍将是一场深入的持久战。
历史经验表明,把握趋势、应对变革的能力是能否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阶段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不充分不平衡,存在“重量轻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传统企业和数字技术对融合认知存在着偏差。从发展结构来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在三次产业中呈现出逆向渗透的特征,工业和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数字化理念上有待进一步深化。当然,现阶段数实融合仍是个动态、渐进的过程。盲目的一蹴而就想法,无疑是欠妥的,但前瞻性思维又必不可少。只有以一体化融合发展为主线,瞄准前沿、把握趋势,注重效率、服务和理念的转变,把握数字经济追赶超越的“机会窗口”,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接纳新一代数字技术并摸索出适合中国的数实融合发展之路。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