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非中招了奥密克戎,半年前曾感染新冠,这次肺里像冒火似的……”,近日,一名来自中国江苏南通的小伙没想到自己在南非感染新冠半年后,这次又“中招”感染奥密克戎毒株。
奥密克戎毒株对世界的影响正在扩大。
据央视新闻4日消息,当地时间1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在日内瓦表示,从她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已在全球至少3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世卫组织下辖6个区域都报告了相关病例。
世卫组织日前指出,奥密克戎毒株在全球范围造成感染病例激增的风险“非常高”,并可能给部分地区带来“严重后果”。
江苏小伙在南非出差中招奥密克戎
一直干咳、低烧,2小时能喝3升水
据极目新闻消息,12月3日,正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郝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年4月份离开江苏南通,外派来到约翰内斯堡,原计划是在南非工作半年。今年6月份,他曾经感染了新冠,随后在家隔离,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药进行治疗,身体逐渐好转。
由于曾感染过新冠病毒,郝先生的妻子非常关注他的身体情况。11月底,当郝先生与妻子视频时,妻子发现他的身体情况不太好。于是,郝先生便去前往当地医院核酸检测。
郝先生说,医生告诉他检测结果为新冠病毒阳性,并且这次感染的是奥密克戎毒株。得知这一消息后,郝先生于12月1日在朋友圈发文称,再次渡劫。
据郝先生回忆,11月28日、29日,他曾分别外出买菜,在当地一家咖啡馆与客人开会,不清楚是什么时候感染的。
这次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他出现了干咳、低烧等症状。目前,郝先生一个人在公寓里居住,未和他人一起生活居住。
“我感觉很渴,肺部感觉特别干,两小时就能喝3升水,自己还觉得渴。我睡觉之前喝了很多水,第二天早上起来也没有上厕所,水不知道去哪里了。”郝先生说,“这个病的表现就是干咳,人不自主的咳嗽,肺里像冒火似的,另外就是低烧。”
郝先生告诉记者,医生给他开了药,他需要去医院取药,并在家隔离治疗。他想等核酸检测阴性,没有问题后,早日回家与家人团聚。
南非日增确诊病例4天翻近两番
奥密克戎致二次感染风险高于德尔塔
据央视新闻4日最新消息,当地时间12月3日,南非报告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1.6万例,4天前,即11月30日报告单日新增确诊4373例,上月中旬单日新增确诊约为200例。
从11月30日到本月3日,南非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翻了近两番。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南非是最先报告发现新变异株奥密克戎的国家,这一疫情发展态势令人担忧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究竟多强。
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南非过去24小时新冠病毒检测量为65990人,发现16055例确诊病例,阳性检出率为24.3%。72%新增确诊病例在人口大省豪登省,也即首先发现奥密克戎毒株的地区。
南非11月24日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从病例样本中发现新冠病毒变异株B.1.1.529。世卫组织11月26日将这种毒株命名为奥密克戎。
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微生物学家安妮·冯·戈特贝格本月2日在记者会上说,南非目前仅对一小部分确诊新冠病例样本作基因测序。上月测序的病例样本共249个,其中183个确认为奥密克戎毒株。
目前,全球对这一新变异株的特性知之甚少,不确定它的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有多强。
△南非卫生部长乔·法赫拉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美联社3日援引南非卫生部长乔·法赫拉的说法报道,豪登省一周多前发现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后,这一毒株已传入其他8省。按照他的说法,接种过新冠疫苗的感染者大多症状轻微,而染疫住院的人大多没有接种疫苗。
在博茨瓦纳一家实验室分析新冠病例样本的研究人员西库利莱·莫约告诉美联社记者,南非近期染疫人数激增表明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可能更强,但现有数据“给予我很大的希望:接种过疫苗的人应该能够获得很大保护”。
另外,南非卫生专家12月2日发布的一项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新型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引发二次感染的风险是德尔塔毒株和贝塔毒株的三倍。
二次感染指患者两次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且相隔至少90天。研究人员分析了南非自去年3月疫情暴发至今年11月27日的确诊病例约280万例,其中疑似二次感染病例超过3.5万例。
按照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的说法,二次感染病例增多,意味着奥密克戎毒株有能力绕过初次感染触发的自然免疫防线。
南非迄今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300万例。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近期持续攀升,而单日新增死亡病例较稳定,3日报告单日新增死亡病例25例。
研究称奥密克戎或带有感冒病毒基因科学家盼“弱病毒”扭转疫情
据第一财经,尽管针对新冠变异株“奥密克戎”仍有诸多未解谜团,但通过基因序列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可能由新冠病毒与另一种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基因片段组合进化而来。
至今在全球多国发现的“奥密克戎”感染者仍以轻症居多,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病毒带有的这种“感冒”病毒基因特性有关。
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数据分析公司nference的一项早期研究显示,患者肺部和胃肠系统中的细胞可以同时携带新冠病毒和普通感冒冠状病毒,这种共同感染为病毒重组创造了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同一宿主细胞中的两种不同病毒相互作用,同时复制,产生具有来自两种不同病毒的遗传基因新副本,形成了新的病毒突变。
这项最新的研究发现12月3日首次发表在OSF Preprints网站上。研究者写道,“奥密克戎”病毒刺突蛋白上有26个氨基酸突变,包括23个替换、两个缺失和一个插入,其中一个插入突变ins214EPE在此前任何的新冠变异株当中都没有观察到。但该突变基因序列在导致普通感冒的病毒(例如HCoV-229E)中非常常见,也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
负责这项研究的nference公司研究员Venky Soundararajan表示,相同的基因序列多次出现在一种导致人类普通感冒的HCoV-229E冠状病毒和导致艾滋病人免疫缺陷的病毒中。
单细胞测序结果还显示,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以及HCoV-229E冠状病毒的受体ANPEP在胃肠道(如肠细胞)和呼吸组织(例如呼吸道纤毛细胞)中共同表达,这也说明“奥密克戎”在同时感染两种病毒的个体中出现进化是“合理”的。
“将特定的基因片段插入可能会让奥密克戎病毒看起来更亲近于人,这将有助于它逃避人类免疫系统的攻击。”Soundararajan表示。他认为,由于这种基因序列无处不在,因此很有可能已经发生了“好几代”病毒基因的重组,这些重组导致了“奥密克戎”的出现。
研究人员还称,这可能意味着病毒更容易传播,但更倾向于引起轻微或无症状的疾病。尽管目前科学家们还无法确定“奥密克戎”是否比其他变异株更具传染性,以及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但多国发现的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例仍以轻症居多。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免疫学家John Wherry教授表示:“通常来讲,当病毒积累了很多突变后,它们就会丧失一部分适应性,所以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一些突变可能会削弱病毒的复制能力,改变刺突蛋白的一些行为。”
他认为,如果“奥密克戎”从HIV患者体内进化而来的假说成立,那么这意味着病毒正在越来越适应人,而不是“将宿主消灭”。
不过有关“奥密克戎”突变的起源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认,另一些假说认为,“奥密克戎”可能已经在动物宿主中进化了一段时间。
nference的研究者认为,需要对病毒合并感染的个体不断进行基因组测序,并根据病毒突变关注的变异,尽早开发“变异预警系统”。
另一方面,科学家还在确认“奥密克戎”是否能在与“德尔塔”变异株的竞争中胜出。尽管“奥密克戎”已经主导了南非近期的新冠感染,但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德尔塔”仍然是当前构成最大威胁的变异株。
不过根据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ECDC) 发布的一项最新预测,“奥密克戎”变异株很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成为欧洲流行的变异株。“基于模型的初步数据表明,新的变异株比迄今为止占主导地位的德尔塔变异株相比,具有显著优势。”ECDC报告称,“但这仍然取决于新变异株相对于过去变异株的这种优势程度以及疫情进展的程度。”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免疫学与微生物学部门研究员苏米特·钱达(Sumit Chanda)表示:“如果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为流行株,并且仅会导致轻症,那么这将会给疫情带来转机,意味着新冠病毒可能会成为像流感这样的季节性病毒。”
世卫组织:勿因奥密克戎毒株陷入恐慌
据央视新闻,奥密克戎毒株蔓延至全球多国和地区,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当地时间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奥密克戎毒株”具有高传染性,但她认为人们需要的是做好准备、小心应对,而不是陷入恐慌。
斯瓦米纳坦说,目前全世界的感染病例99%都是“德尔塔毒株”,而对于“奥密克戎毒株”的了解仍不够全面,因此无法预测“奥密克戎毒株”是否会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同时,对于是否应使新冠疫苗更加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现在也还言之过早。
斯瓦米纳坦呼吁人们不要因出现新的变异株而陷入恐慌,“因为现在与一年前相比,情况已有所不同”。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3日也表示,目前尚无证据显示现有的新冠疫苗需要针对“奥密克戎毒株”作出改变,现在的重点应该放在“疫苗公平分配以及为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之上。
不过,世卫组织发言人林德迈尔同一天说,一些新冠疫苗生产商对于疫苗可能因“奥密克戎毒株”需要有所调整已经有了应对计划,这非常值得赞赏。他也表示,初步的数据只能显示“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增强,更详细的信息与结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
编辑|程鹏杜恒峰
校对|卢祥勇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000681,股吧)(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