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汪青 作为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民航支持的无人机产业基地,位于上海金山拥有陆上58平方公里空域连廊联通海上200平方公里空域的华东无人机基地,自2018年8月30日诞生以来就备受各界关注。“金山作为‘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离不开金山工业区对金山经济发展的助推力。而金山工业区的智能化转型升级,重点要看华东无人机基地的发展。”上海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卫对本报记者表示。
那么,这座“一基地及七中心”的天空之城是怎样“炼”成的?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与虹桥国际开发枢纽建设方案统筹规划并协同发展,更快推动空港融入和服务虹桥枢纽建设?
如何成为天空之城
在很长一段时间,对金山而言,发展都离不开化工业。然而,随着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的新要求,金山的发展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凭借自身的地域优势以及“大虹桥”发展新规划的政策红利,金山无人机产业正逐渐成为“上海制造”的一张全新名片。
无人机产业已成为我国低空产业经济领域新增长点。不论在应急管理、城市管理,还是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各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智慧芽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已有近9.4万件与“无人机”相关的专利在中国申请,其中有效专利近4.6万件,已被授权的发明专利近1.1万件。从申请人类型看,主要以企业和院校为主,其中企业申请量约6.4万件,占比68%;院校/研究所申请量约2.2万件,占比23%;从地域来看,上海、浙江、山东、安徽等华东地区省份均在排名前10。
随着技术持续发展,无人机产业发展迎来爆发式崛起。2019年,民航总局发布《促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先载货后载客、先通用后运输、先隔离后融合”的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径。
在2020年10月,民航总局启动了全国首批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上海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是唯一一个以海岛为应用场景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据悉,位于上海金山的华东无人机基地,拥有陆上58平方公里空域连廊联通海上 200平方公里空域,110Km“金山—舟山”试飞航线,海上飞行平台,1平方公里陆上试飞起降点,纵横两条长800米、宽30米十字型飞行跑道。
目前,该基地已建成约5万平方米无人机综合配套产业园,配套无人机云监管设备系统,从软硬件全方位支持各类小中大型无人机研发、试飞和场景应用测试;拥有8.4万平方米无人机研发制造区,配套优质物业,已初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华东无人机空港体系分为试验区和特色园区。在徐卫看来,华东无人机空港建设是实现金山融入“大虹桥”枢纽的节点,特色产业园区则是为空港建设融入虹桥战略的重要环节,通过空港建设,可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实现特色产业园区的功能,特色产业园区的功能是空港建设的重要支撑。“空港集合了机场运营、低空经济开发和联动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则侧重于产业链强链补链,在基地内构建从研发制造、碳纤维复合材料、飞控、动力、通信导航、挂载设备及场景应用的体系化支撑。“徐卫认为,特色产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区,空港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场景应用。无人机产业作为新兴发展的行业,其可持续健康发展既需要产业支撑,更需要有场景应用,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业生态,既推动行业发展,也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随着《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的出台和落地,虹桥不仅是上海的“大虹桥”,也成为长三角的“大虹桥”。在此过程中,华东无人机空港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必然是重要角色的扮演者。
徐卫表示,《方案》提出华东无人机空港,要成为“大虹桥”空运体系中特色的功能区域和开放式的无人机生态系统;功能定位上,空港要与虹桥交通枢纽以及长三角其他区域的民航机场、通航机场等形成产业互补、互联、互通,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具有代表性的航空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
如何成为“大虹桥”航空物流重要枢纽
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重磅发布,金山也被列入南向拓展带,首次提出华东无人机空港的建设任务。对于如何促进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与虹桥国际开发枢纽建设方案的统筹规划和协同发展,更快推动空港融入和服务虹桥枢纽建设。“通过多元化布局,预期会逐步实现在基地内构建无人驾驶航空产业链集聚、中大型无人机适航检测实验室体系及法规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一条可操作性、互惠互利的海陆、陆陆低空经济商业化应用模式。”徐卫说。
具体而言:首先是重点发展布局飞行服务、货物运输服务和机务维修等三个无人机空港功能区。其次,要着力建设中国民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综合试验区,实现错位发展、功能协同,推动低空智能物流商业化运行。其三,重点发展空港配套研发制造及生产性服务等新业态,充分释放空港集聚效应。此外,还要延伸及联动长三角区域内各通航机场,开发低空经济,实现低空智能网联及物流商业化运输,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围绕空港建设,我们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制定了发展路径和具体措施,涵盖了基础设施、空域管控、产业政策、运行主体等建设项目。”徐卫举例道,比如在无人机机场、配套物流集散点、UTMISS系统、专项基金以及专项政策下,空港将以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开展无人机适航审定检测技术研究、海岛场景运行及UTMISS部署试点,集聚发展壮大无人机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与虹桥交通枢纽以及长三角通航机场形成产业互补、互联、互通,将华东无人机空港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无人机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
据悉,围绕“一基地、七中心”,华东无人机产业园于2021年6月竣工。
作为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6月,华东无人机空港完成5.5万平方米产业园物业的建设,结合园区其他存量产业厂房资源,制定入园标准、入园政策,建设服务体系,以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服务为核心,打造完整的无人机产业链,投引结合,培育一批有成长性的实力企业,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我们的七中心基本涵盖了现阶段无人机产业发展链条核心节点,从研发制造、飞行服务、适航检测、科创孵化到运营运行,打通了研发制造企业到场景应用服务服务链条,使企业能可持续发展。“徐卫表示。“七中心”具体分工为:飞行服务及商务中心,提供空域保持能力支持、飞行监视和运行安全管理。无人机运营监控中心,主要是服务海岛无人机运行场景。无人机教育培训中心,作为上海市无人机唯一的考试中心,提供无人机各类飞手、机长等执照培训和考试。适航审定检测研究中心,重点建设中大型无人机适航检测实验室体系,为无人机适航审定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科创孵化中心,联合南航大、北航大、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产学研资源,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无人机展示交易中心,为入住企业提供直播带货及新品发布和销售。研发制造中心,布局无人机产业链发展的核心部件研发和测试。
在今年11月底,总投资额33亿元的无人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其中,中信海直(000099,股吧)打造的集行业级无人机生产制造、应用培训、应用运营、应用研发为一体的“软硬一体化”产业基地,总投资3亿美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2亿元。上海羽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建设年产100架AT1200和30架AT8000物流无人机研发制造及运营项目,总投资8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10亿元。
至此,华东无人机基地已累计引进各类研发制造型、应用服务型、研发测试型无人机企业39家。
值得一提的是,华东无人机基地整体规划占地面积2.73平方公里,预留了2000亩可供出让工业用地,重点招引产业链核心环节的中大型研发制造企业入驻。另外,园区每年开发近10万平方的自有物业,可供成长期企业租赁入驻。截止到现阶段,园区构建了从孵化,加速,产业化,成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培育体系和物业承载空间。“2021年8月26日,华东无人机基地还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电动垂起固定翼无人机超长距离海岛载货飞行,逐步探索海岛物流商业化运行。”徐卫表示,国内一流的适航审定检测实验中心也将于2021年底建成试运行,包含无人机围栏检验实验室、飞控检测实验室、动力检测实验室、风洞气动测试实验室、结构强度测试实验室、先进航空动力测试实验室等6个重点实验室。
目前,华东无人机基地,正全力推进上海金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和华东无人机空港建设,聚焦聚力、攻坚突破,全力打造无人机产业集聚区、应用场景试验区及规制标准首发地。
展望未来发展,徐卫表示,华东无人机基地将以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开展无人机适航审定检测技术研究、海岛场景运行及UTMISS部署试点,集聚发展壮大无人机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与虹桥交通枢纽以及长三角通航机场形成产业互补、互联、互通,将华东无人机空港打造成为长三角区域无人机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进一步夯实以无人机整机研发制造、飞控软件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动力装置等细分领域组成的产业链,打造集商业价值链、要素创新链、应用生态链、配套产业链四链齐全的无人机产业生态圈。”徐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