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疾控中心、西安市疾控中心官方通报,入冬以来,西安相继接诊多例出血热患者,一直都是出血热发病高峰地市,主要的传染源为黑线姬鼠。
出血热,全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携带病毒并传播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其中10月~次年1月会出现一个大高峰,称为秋冬峰,4~6月(或5~7月)还会出现一个小高峰,称为春峰。
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螨媒传播、垂直传播。
最常见的为接触带病毒动物的排泄物(唾液、尿液、粪便等)而感染,或摄入被带毒鼠类污染的食物、水等而感染发病,以及吸入被带毒老鼠排泄物污染的气溶胶感染。
人体感染病毒后,经过2周左右的潜伏期,即出现畏寒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三红”(脸、颈和上胸发红)等症状。
数据显示,2020年1-8月中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量为4359例,死亡人数为21人;2019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量为9596例,死亡人数为44人。近两年总体平均死亡率为0.47%。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宋蕊指出:“出血热不是SARS、甲流那样的呼吸道传染病,不会在人与人间传染,主要是通过啮齿类动物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后接触传播,因此不会出现大范围跨越式感染。”
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目前正值出血热发病高峰期,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出血热在发病早期症状与感冒、发烧类似,容易被忽视而延误治疗。若在此时节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要警惕出血热,应立即到正规医院进行救治,不要自行服药,以免耽误病情。
同时应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1、灭鼠和防鼠:
防暑和灭鼠是预防本病流行的关键。
可采用粘鼠板灭鼠,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入室内;也可投放毒饵,门口采用防鼠板、下水道口加铁丝网等防止老鼠进入。
2、疫苗接种:
接种出血热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有效措施之一。
出血热疫苗全程规范接种共3针次,前两针间隔14天,第三针间隔一年。
前两针为基础免疫,至关重要,请确保至少完成基础针次接种,获得一定免疫力。
若完成基础免疫后超过一年,可随时对第三针进行补种。
3、个体防护:
尽量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1) 冬季尽量不去野外老鼠有可能生存的地方游玩,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避免与老鼠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接触。在野外工作人员尽量穿长袖长裤,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
(2) 不在不卫生的小饭馆就餐;不吃生冷特别是容易被老鼠类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等。住宅、办公室不要裸露摆放正在食用的食物,以免招引老鼠。
(3) 要维持场所环境整洁卫生,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老鼠的食物、隐蔽场所及鼠孳生地。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4) 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综合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