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白酒龙头贵州茅台(600519)(600519.SH)带动下,一股酱酒热袭卷白酒赛道,资本纷纷开始“围猎”酱酒大本营茅台(600519)镇。
转折开始于今年下半年。8月20日,一场关于白酒市场秩序的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在座谈会上,相关部门对“围猎酱酒”的态度十分严厉。此后,外界对于酱酒的态度,也悄然开始发生变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方面,不少酒商发现,自己花了大价钱囤的酱酒开始卖不动了,在厂家频繁提价后,自己的利润也所剩无几;另一方面,一些投机资本也开始退出酱酒市场。从下半年开始,曾经炙手可热的酱酒开始降温了。
经销商囤货变甩货
今年下半年,不少酒商发现,自己手里的酱酒变得没那么好卖了,渠道热度逐渐降温。
张梁在深圳经营着一家白酒贸易公司,原先以销售浓香白酒为主的他,也在今年囤了不少酱酒,并定制了多款酱酒产品,囤了几百万元的货。但从下半年开始,他发现,酱酒有些卖不动了。
“现在的酱酒品牌越来越多,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一些小品牌,终端消费完全跟不上。”张梁告诉时代财经。
不得已之下,张梁只能选择在年末还有行情的时候甩货。“降价10%-20%,绝对不能再压货了,要回笼资金,不然以后的生意都不好做。以后做酱酒,除了茅台酒,我一律快进快出,绝不会再囤酒了。”
在此之前,酱酒市场还是“涨”声一片。茅台系列酒、习酒、金沙、钓鱼台、国台等品牌酱香酒纷纷提价,涨幅在10%-30%之间。此外,不少三四线和不知名酱酒品牌,也频频向渠道商发去提价函。
一次又一次的涨价后,在终端消费力不足的情况下,渠道商们的利润开始减少。
河南郑州的酒商徐林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酱酒走热后,好多人囤了不少酒,盼着以后涨价卖掉赚钱,但其实下游的动销并不好,特别是三四线品牌和一些贴牌酒鱼龙混杂,消费者不认可。厂家又在一直涨价,我们的利润不断被压缩。”徐林告诉时代财经。
以山东白酒市场为例,根据2021年中酒展发布的《 山东酱酒市场发展趋势调研报告》,2020年,山东酒类市场容量以出厂价统计口径约为400亿元,其中酱酒规模约为130亿元,2021年有望增长至140亿元,但增长部分自于经销商移库,部分市场的酱酒开瓶率在下降,而且随着酱酒品牌的利润下滑,经销商对于酒企推出的招商政策表现消极,甚至不再接受压货。
茅台镇酒厂掀起整顿潮
近两年来,酱酒热席卷仁怀和茅台镇,这里的投资客和厂商颇为活跃,甚至一度发展到有地就扩建,有厂就收购,有基酒就卖的程度。
不过,大大小小盘踞于此的酒厂鱼龙混杂,这也给当地白酒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下半年开始,仁怀政府着手整顿小酒厂,以解决当地酒企整体“小而散”的格局。
“8月开始就有传闻说要整顿和关停一批本地的酒厂,到了9月,我们就接到正式通知,被要求按照相关环保整改。”在茅台镇,张开勇的酒厂已经经营近了近10年,累计投入上千万元,目前拥有10个窖池。今年,在当地相关部门的要求下,他的酒厂开始停产整改。
这自然也影响到了厂商们的正常经营。张开勇告诉时代财经,按照酱酒的生产周期,11、12月是要准备生产明年的基酒,但不少酒厂的生产因为停产整顿而被延误。
他表示,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自己的酒厂已经整改到位,并在11月通过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验收。“要按照官方要求整改工厂,其实并不难,主要是给酒窖做防漏,加滤网,另外则是买一批新设备,花费其实不算多,大概几十万元。”
张开勇透露,自己酒厂周围还分布了十多家与自己规模相似的酒厂,从今年8、9月开始,都因污水处理不达标等问题被要求停业整改。从10月开始,有人陆续通过验收,但还有人仍在等待。
根据仁怀市在今年8月发布的《仁怀市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送审稿)》,仁怀市将通过三年努力,综合治理白酒生产小、散、弱企业600家以上;到2025年,仁怀市白酒生产企业总数明显下降,规模以上企业不少于200家。
而仁怀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今日仁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仁怀累计有580余家酒企启动“四改”工作,申请验收331家,验收通过28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家。
这意味着,到11月中旬,仍有近300家酒企未能通过验收和投产。
“这次整顿应是为了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一些酒厂没有经营资质和手续,有的生产的酒品质不过关,有的则是生产流程不规范,既污染了茅台镇环境,还影响了当地白酒的声誉。”张开勇说。
此前也有多位业内人士对时代财经表示,不少茅台镇的白酒厂家并未获得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资质,基酒的品质无法得到保证,厂家将劣质酒充当优质酒的情况也时常发生。稍有不慎,就可能砸了茅台镇的牌子。
资本势头已减
市场销售降温,上游产地进行整顿,曾经对酱酒趋之若鹜的资本也开始回归理性。
今年以来,包括修正药业、海南椰岛、巨人投资等纷纷入局酱酒行业。老牌浓香酒企水井坊(600779)、以托管金矿和贸易为主营业务的*ST园城、种蘑菇的众兴菌业(002772)、做电商的吉宏股份(002803)也发出公告,表示计划收购茅台镇酒企。而在宣布收购意向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大多连连收获涨停板。
但酱酒热很快被监管部门泼了一盆冷水。
8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白酒市场秩序监管座谈会,主要针对资本“围猎”酱酒,以及茅台酒价过高等问题。据报道,监管部门当时对“资本围猎白酒”的措辞十分严厉,
10月15日,众兴菌业发布公告称,收购贵州茅台镇圣窖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窖酒业)100%股权事宜终止。20日,吉宏股份也发布公告,表示收购贵州钓台贡酒业不低于70%股权等事宜终止。
对于终止收购,上述两家公司给出的回应也出奇的一致——因市场宏观环境发生变化等”。至此,它们的跨界“买醉”故事,也沦为一场空。
酱酒热在终端市场和资本层面快速降温,在业内看来这并非是一件坏事。
兴业证券研报认为,当下的酱酒降温属于正常现象,现在是渠道降温,而非终端需求降温,主要体现在小品牌及经销商开发品牌上,高毛利驱动下很多非传统酒商涌入酱酒市场,但是当下消费者品牌意识崛起、渠道推力减弱,在“击鼓传花”接近尾声时,降温在所难免。
而这轮酱酒热的降温对头部酱酒企业的影响有限,从业绩上看,其经营业绩依然保持增持。
贵州茅台三季报显示,其酱香系列酒收入95.4亿元,同比2020年3季度的70亿元增长36.3%;今日,有消息称习酒集团将从茅台集团独立,未来寻求上市,根据官方数据,2018-2021年,习酒的收入分别为56亿元、79.8亿元、103亿元、超130亿元,已连续数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茅台镇的另一大酒企国台酒业在近日宣布其2021年收入超过百亿,而在2019和2020年,国台酒业销售收入分别为18.9亿元和40.1亿元。
除此之外,头部酱酒企业也在积极扩产规模。
12月10日,贵州茅台发布公告,将投资78.33亿元实施包装物流园项目一期工程。2021年全年,贵州茅台的基本建设预计投资约为68.21亿元。10月,金沙酒业3万吨/年基酒扩能项目一期5000吨基酒项目竣工投产,其年产能也由1.9万吨提升至2.4万吨。同时,郎酒也宣布4万吨酱酒正式投粮、投产,2022年郎酒庄园五大生态酿酒区全面建成后,将实现5.5万吨酱酒产能。此外,珍酒、安酒等品牌,都纷纷传出改扩建项目实施计划,对产能进行大幅提升。
张开勇认为,现在还有不少资本看好酱酒,正在寻求布局。“做酱酒需要资金和时间成本,要有耐心,现在走掉的,大多是一些投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