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正式开考。据统计,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据北京教育考试院消息,今年北京市研考在京考生共13.2万人,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考生共44.6万余人。
12月23日,北京交通大学考点,早上不到7时,就已有考生在考场外等待。


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今年研考入场新增智能安检门检查环节。进入考点后,考生须将物品存放在指定区域,只准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及符合规定的考试用品,通过安全检查方可进入封闭管理区域参加考试。

12月24日,下午5时,硕士研究生考试结束。不少人已经在考场外等候朋友走出考场,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考研族”的战斗
12月中旬的北京,天气非常寒冷,最低气温已达-16℃左右。两场大雪让位于西直门的北京交通大学的学子们非常开心。在校广场上,打雪仗、堆雪人……校园里一片欢声笑语。
而在该校的图书馆、自习室、走廊里,正在备考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们一遍一遍背诵着考研资料,无暇顾及室外的一片雪景。12月23日,全国研究生考试如期举行。



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除了吃饭和午休,考研学生们都在备考。北交大很多考研学生的作息都是这样,并且这种周而复始的生活已经坚持了3个月。
每天晚上8点前,大家都会用手机预约图书馆的座位,稍微晚一点儿,就没有位子了。



学校也考虑到考研学生的需求,延长了教学楼的开放时间,让更多学生能够有安静的环境复习。一些没能抢到位子的同学,将“家”安在了楼道中、图书馆的走廊和空地上。
在这些地方,安静、人少,也没有多少人路过,可以小声背诵资料,不打扰他人,也不被打扰。一个小马扎、一个保温杯、一条保暖小毯,支撑着考研学生的“上岸路”。



为了节省时间,不少考研学生累了就趴在桌子上或躺在附近的沙发上小睡一觉。


每名考研的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清晰的规划,不少考生仍希望考取本校的炙热专业“铁路交通、土建、机械、电子控制”。在图书馆、自习室、楼道走廊里,他们挑灯夜战,最后一搏。


12月19日,《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发布,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已经达到365万人,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明确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并将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