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酒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人才在产品研发、品质提升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0月9日,在首届“茅台(600519)杯”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大赛上,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的李婷婷与谭昊经过数轮角逐入围清香型白酒榜单前十名。其中,李婷婷更是荣获清香型组第二名。
首届“茅台杯”中国白酒酒体设计大赛李婷婷获得清香型白酒第二名
李婷婷在此次职业技能比赛中摘得清香型榜眼之位,并非偶然,而是红星近年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深度参与科研投入的一个缩影。如今,在传承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红星也正为传统酿造增添上智能化之翼,从而引领二锅头品类向高质量发展。
人才队伍持续扩大
据了解,李婷婷、谭昊均来自北京二锅头酒研究院酒体设计中心,同时也是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此次获奖的背后,隐藏着红星深耕白酒科研体系,不断壮大人才、提高科研实力的不争事实。
北京二锅头酒研究院
在深耕白酒科研领域的道路上,红星从未停步。近年来,红星陆续成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高景炎大师传习所、北京二锅头酒研究院等多个产、学、研平台,通过科技力量,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引领二锅头品类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下,红星从原酒酿造、酒体设计、品质管理等方面,已拥有北京白酒行业中的“最强战队”。据悉,目前红星已拥有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6人、特级技师1人、高级技师38人、中国酿酒大师1人、中国评酒大师1人、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1人、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1人、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12人。
红星拥有12名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
精进的人才队伍,推动着红星科研实力的逐步壮大。2002年12月,红星生物发酵技术中心通过北京市认定,成为北京市白酒行业首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12年,北京二锅头酒研究院的品质控制中心——检测中心是白酒行业内率先通过CNAS认可的实验室。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通过提升人才建设以及科研投入,红星产品品质不断提升。这些投入对于企业而言,是无形的软资产,为终端市场口碑奠定基础,同时,也将引领红星在二锅头品类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品质铸就黄金城墙
在人才队伍层层壮大、科研实力逐步提升的推动下,红星的品质城池也筑建起黄金城墙。而为坚固这道黄金城墙,红星从酿造、品控等多方面逐步发力。
红星秉承匠人精神,在二锅头酒酿造微生物研究工作中,潜心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在微生物培养与运用之中。据了解,科研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应用传统微生物筛选鉴定技术及三代测序技术,通过采用合成微生物组技术方案,进一步强化有益菌群,实现重构二锅头酒核心微生物群落。
当微生物菌群为红星高品质发展提供“天赋”时,红星也不断修炼内功,从生产各环节中,追求品质极致化。据悉,红星二锅头严格进行全过程品质管理,制定117个工序、264个环节、965个控制指标,实现二锅头酒全过程高质量管理。
如今,在内外兼修之下,红星产品品质也得以快速提升,在终端市场拥有良好口碑。对此,酒业发展研究专家、中国酒业资深评论员肖竹青指出,红星二锅头以老百姓(603883)买得起的价格提供纯粮酿造的清香美酒,是当下经济大环境仍然获得高速发展的成功典范。
自动化酿造插上智能之翼
近年来,智能化、科技化以及自动化成为行业发展新机遇,与此同时,酒企也不断探索从酿造到包装与智能化的有机结合。作为二锅头品类头部企业,在坚守古法酿造的同时,红星不断为传统插上自动化酿造的翅膀。如今,红星已寻觅到一个传统酿造与智能化酿造的契合点——积极建设“智慧工厂”。
据悉,2019年红星对怀柔厂区进行整体性技术改造,投资超2亿建设现代化的联合厂房、立体库;所建设的六曲香分公司厂区,实现了酿造和灌装一体化。红星通过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仓储及一物一码等多个智能集成系统的应用,推动着白酒智能酿造在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截至目前,红星已经入选了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颁发的2022年度北京市智能工厂名单。
绿色魔方
不仅如此,红星在位于清香型白酒优势产区汾河流域的山西祁县境内,使用自有资金55亿,分期建设占地近千亩,年产原酒11.5万吨、储存能力13.5万吨的智能化、生态化的红星二锅头酿造基地。基地应用装甑机器人、量质摘酒系统等现代化先进酿造设备,对每个工艺环节进行精细化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让传统酿酒企业,插上了智能化腾飞的翅膀,实现了“坚守纯粮固态酿造 、建设绿色智慧工厂”的建设宗旨。
红星二锅头酿造基地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行业头部企业均投身于智能化生产之中,红星作为二锅头品类的领军企业,通过智能化、自动化建设进一步赋能酿造技艺,不仅实现了自我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二锅头品类名酒复兴进程。如今,当全国化布局已全部完成,未来随着红星的全国化发展,规模效应不断凸显,品牌号召力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也将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