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不少小学生家长又进入“找桑叶”模式。据悉,不少小学课程中都设有“动物的一生”内容,要求通过饲养并观察蚕,了解蚕所经历的各个时期及特点。然而,养蚕虽是给小学生的任务,实际上多成了家长的负担。
要求孩子养蚕,既传授科学知识,也培养孩子责任心,还能融入生命伦理教育,出发点是好的。但从现实来看,由于涉及蚕宝宝的长期饲养,寻觅桑叶并非易事,也急坏了诸位家长们。有的寻遍小区边边角角,有的驱车几十公里去郊区找,“家长半夜找桑叶”“桑树被家长薅秃”等新闻屡见网端。
满城寻桑叶的争议背后,是如此作业到底是在“教学生”还是“考家长”。如今不少学校的课外作业看似是延展课堂教学、锻炼学生实操,实际上却明显超出孩子能力范畴,最后只能成了“家长作业”。于是乎,家长们春天找桑叶、秋天捡落叶,全年还得参与各种答题、打卡,孩子们反而只能在一旁“打酱油”。如此折腾,孩子能不能真正得到考验和培养,恐怕要打个问号。而社会实践作业一旦背离了初衷,不仅会徒增家长负担,还会让孩子养成过度依赖家长的惰性。
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家校共育是关键一环。对有些事情,家长不该怕麻烦、有抵触,但学校也应注意,能在校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尽量在校内完成;能让学生自己完成的作业,尽量不让家长帮忙。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强调不能把家长变成学校与老师的“助教”,这也意味着,实践教育必须注重效率与方法,操作成本一旦超过合理区间,难免就会变味。
如何最大限度避免“家长作业”?稍加换位思考,其实并非没有最优解。以养蚕为例,大可不必强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不妨考虑以班级为单位,通过老师指导管理,集中在校内养蚕,轮流饲养照管,共同观察变化。多考虑实际情况,多想变通之法,只要能达到既定教学目的,不一定非得给家长派任务。另一方面,家长也不应凡事大包大揽,更应该引导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尝试用替代、合作等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让孩子在直面挑战中不断成长。
在教育过程中,家庭与学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家长减负,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教育回归本真。唯有相互理解,多多沟通,共同探索更为妥帖的教育方式,家校之间才能真正实现双赢。
孙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