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领先的功率半导体技术企业英诺赛科发布自愿性公告,公司已与全球最大半导体企业之一的意法半导体签署了一项基于氮化镓功率技术开发与制造的联合开发协议,根据联合开发协议,英诺赛科可使用意法半导体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制造产能生产其氮化镓晶圆,意法半导体也可利用英诺赛科在中国的制造产能生产其自有的氮化镓晶圆。
对此,英诺赛科董事长兼创始人骆薇薇表示:“英诺赛科率先实现8英寸(200mm)硅基氮化镓晶圆量产,累计出货超10亿颗氮化镓器件,覆盖多领域市场。我们对于与意法半导体达成战略合作感到非常振奋。此次与意法半导体的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扩大和加速氮化镓技术普及,双方团队将共同致力于开发下一代氮化镓技术。”
国际化战略持续深化
据了解,随着AI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带来对电源管理、智能感知、精细控制更高的市场需求。氮化镓凭借高频、高功率密度、低损耗等核心优势,正快速渗透传统硅基功率芯片市场,成为功率半导体下一代产业革命的关键。
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数据,2024年全球氮化镓半导体器件市场规模达16.8亿美元,预计在2024-2029年预测期内将以21.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英诺赛科是全球唯一具备全电压谱系产品矩阵的硅基氮化镓功率芯片企业,亦是全球首家大规模量产8英寸晶圆的氮化镓IDM企业。凭借多领域技术先发优势与产业链协同能力,英诺赛科产业化能力不断加强,促进氮化镓在下游应用领域快速渗透。
意法半导体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核心参与者,拥有多元化的技术布局与垂直整合能力,在欧洲及全球市场多个产业领域内确立了显著的优势。
此次英诺赛科与意法半导体的合作,双方合力推动氮化镓功率技术在消费电子等多关键领域的应用,加速技术落地与商业化,共同强化两家企业于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事实上,英诺赛科自成立以来便展现出了其全球化视野的远见卓识。除了在苏州和珠海建立稳固的生产基地外,还积极在硅谷、首尔、比利时等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设立子公司,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
近年来,英诺赛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凭借700多项专利筑牢技术护城河,在全球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市场斩获超1/3份额,与约140家国内外客户携手,产品涉足涵盖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等多领域。
此次合作,双方将有望通过技术产能互补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在全球市场的快速扩张。英诺赛科也将进一步巩固在全球氮化镓市场的行业地位,提升市场知名度,为其全球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实现业务的全球化布局与可持续发展。
公司称,2025年将建立与全球半导体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氮化镓在全球功率市场的布局,加快氮化镓市场渗透速度,从而推动全球功率半导体技术革命。
营收规模再创佳绩
作为全球首家大规模量产8英寸晶圆的氮化镓IDM企业,英诺赛科在多领域拥有技术先发优势,并形成了产业链协同,从而助力公司业绩飞速成长。
根据公司披露的年报显示,英诺赛科2024年全年销售收入达人民币8.29亿元,同比增长39.8%。全年交付芯片6.6亿颗,出货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态势。
其中,消费电子作为公司优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0%。目前,英诺赛科氮化镓芯片产品已从传统的充电器、适配器市场,拓展至手机、笔记本、电视、空调、音频系统、厨房电器等多个领域的多个细分市场,产品矩阵的持续优化与核心技术的深度渗透。
而在新能源汽车和AI及数据中心两大领域中,公司高歌猛进,分别实现车规芯片交付数量同比增长986.7%、AI及数据中心芯片交付量同比增长669.8%的迅猛增长。
针对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领域,公司还推出150V/100V全系列氮化镓产品,覆盖关节以及灵巧手电机驱动、智能电源转换及电池管理等各类应用。其中,100W关节电机驱动产品已实现量产。
此外,公司国内国外市场齐发力,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加速,海外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26亿元,同比增长118.1%。
同时,英诺赛科通过产能规模化扩张及全链路降本增效管理体系的深度实施,实现生产端边际成本系统性优化,推动盈利结构显着改善。毛利率持续大幅改善,
2024年,英诺赛科整体产品良率达95%,单位制造成本下降近40%。集团毛损率由2023年的-61.6%缩减至2024年的-19.5%,提升42.1个百分点。
随着业务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全方位打通,英诺赛科充分释放产能潜力,截至2024年末,公司晶圆产能达1.3万片╱月。而根据介绍称,英诺赛科2025年将产能扩充至2万片晶圆╱月。
结论
从技术创新和产能商业化的不断突破,到与全球半导体巨头意法半导体的强强联合。英诺赛科正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前瞻性的市场布局以及高效的产业链协同能力,引领着功率半导体行业的革新潮流。展望未来,英诺赛科将继续通过技术领导力与规模化制造能力,推动半导体行业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变革,为人类创造更智慧、更低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