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黄博文 每经编辑 陈俊杰
近日,“汕头牛肉丸”新标准来了。
新修订的《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汕头牛肉丸》已于1月6日起落地实施,明确要求,汕头牛肉丸必须牛肉含量超过90%,或牛肉与牛筋总含量达到90%以上。
事实上,“汕头牛肉丸”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推出地方特产小吃的标准。同时,地理标志品牌也愈发受到关注。
这些标准制定和实施对地理标志品牌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同时,地理标志品牌的发展对促进地方农业、餐饮业等产业的提升又具有哪些意义?对此,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采访了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中心品牌室执行主任眭谦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
眭谦表示,地理名称很早就用于产品分类,以此提高产品的辨识度和美誉度。“地方产品形成的经济优势,能够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形成一种对地方的特定印象,这种积极的印象并且固定下来,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地方的经济优势。”
朱丹蓬认为,中国地方小吃标准出台,对于促进相关农产品发展、完善供应链体系乃至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名优小吃突破地域限制,迈向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化道路。
质量是品牌发展基础
在中国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漫步,不难发现,诸如“兰州牛肉拉面”“福建千里香馄饨”“重庆小面”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店星罗棋布。同时,正是因为这些小吃的影响力,每当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推出特产小吃的标准或发展规划时,总能引发广泛关注,登上热搜。
2021年,南京确立了鸭血粉丝汤速食装生产标准,提到“含鸭量”不低于五成;2023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庆小面》(DBS50/030—2023);2024年,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兰州牛肉拉面品牌培育指南》等18项地方标准……
眭谦解释称,一些城市制定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标准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质量是品牌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质量,品牌就无从谈起。因此,各地出台的一些地方食品的加工标准有利于这些食品的品牌对外推广。”
在朱丹蓬看来,中国地方小吃标准出台,对于促进相关农产品发展、完善供应链体系乃至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名优小吃突破地域限制,迈向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化道路。“当前,名优小吃领域确实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无疑将为该领域的规范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汕头牛肉丸》,还是《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庆小面》,均属于地方政府制定的标准,效力及规定范围仅限于特定地区的相关产品。
以“汕头牛肉丸”为例,记者电话采访了成都、汕头等地售卖“汕头牛肉丸”的不同品牌潮汕牛肉火锅店。接受采访的汕头门店均表示知晓“汕头牛肉丸”新标准实施,而接受采访的成都部分门店则表示并不知晓此事。
“地方政府在规范化、品牌化及专业化本地特色小吃店方面确实能提供一定的指引与监管,但对于外地经营的门店,则缺乏相应的执法权限。”朱丹蓬指出,“因此,这些外地门店主要依赖自我约束来确保地方特色产品符合要求”。
“原产地效应”很重要
事实上,近年来,各界对地理标志品牌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这一趋势不仅局限于地方小吃这一类别,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范围。
2024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清单涵盖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151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国内地理标志产品99件。
眭谦表示,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产品和地方的关系,并产生出原始的“原产地”概念。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地理名称也很早就用于产品分类,以此提高产品的辨识度和美誉度。
“‘原产地’可以理解为一种地方文化、产品、人民的象征符号和精神代表,‘原产地效应’是指地方与产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眭谦介绍,“地方产品形成的经济优势,能够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形成一种对地方的特定印象,这种积极的印象并且固定下来,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地方的经济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地理标志品牌与农产品紧密相关,显示出“原产地效应”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2024年11月28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正式揭晓,共有82个区域品牌被纳入新一批培育计划,涵盖了粮油、果品、畜禽、蔬菜等品类。至此,该培育计划已累计涵盖品牌总数达到226个。
眭谦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因为众多农副产品的种植、生产和加工深受特定地理、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些自然条件赋予了产品独特的品质和差异性,成为构建农副产品品牌的核心要素,并在市场上实现了产品溢价。“‘原产地效应’在地方品牌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构建理想的‘原产地效应’机制,借助特色产品的传播力量,可以有效提升地方形象的影响力。”
在推动地理标志品牌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和企业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
眭谦表示,从国内外实践看,许多地方都通过打造区域品牌的方式来推动本地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品牌建设的主体,需要对地方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化做好顶层设计,规范市场,保障品质,传播良好的地方品牌形象,形成地方认同,强化产品竞争优势。而相关生产企业要积极参与其中,自觉维护好产品质量和品牌的集体声誉。”